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___  河南省晋商会  冯南垣 

张文平:你知道农村的讲的五服么?

   发布时间:2022-11-05 19:38     作者:张文平    浏览:525    
核心提示:母亲在世的时候,经常会有老家的亲戚来串门。特别是秋后,新谷子刚刚打下来,亲戚们便会拎一口袋黄澄澄的新小米,有时候还会扛两麻袋老倭瓜,或者擓一篮子嫩豆角送过来。每当这个时候,母亲就会很开心,拉着亲戚的手,家长里短,鸡犬桑麻,说个没完没了。我从小不在老家长大,所以很多亲戚都不认得,母亲便一一给我介绍,说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母亲在世的时候,经常会有老家的亲戚来串门。特别是秋后,新谷子刚刚打下来,亲戚们便会拎一口袋黄澄澄的新小米,有时候还会扛两麻袋老倭瓜,或者擓一篮子嫩豆角送过来。

每当这个时候,母亲就会很开心,拉着亲戚的手,家长里短,鸡犬桑麻,说个没完没了。

我从小不在老家长大,所以很多亲戚都不认得,母亲便一一给我介绍,说这是叔伯大爷,那是老姑老姨,那一群半大孩子是表哥堂姐……

 

走亲戚

“都没出五服呢!”临了,母亲总会这样跟我说。

我问什么叫“五服”,母亲说,就是一家人,一个老祖宗的孙子。

及至年长,回老家的次数多了,许多不曾谋面的亲戚也渐渐熟络起来,慢慢地,对母亲经常提起的“九族五服”也有了更多、更明确的认识。

 

什么是九族

正如母亲所言,“五服”就是指一家人,一个老祖宗共同的孙子。这个“家”便是我们常说的“九族”,这个“老祖宗”就是我们的“高祖”。

“九族”一说,始见《尚书·尧典》的“以亲九族”。中国传统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换言之,以本人为基准,垂直向上推衍直系长辈四代(父、祖、曾祖、高祖),再向下推衍直系晚辈四代(子、孙、曾孙、玄孙),这九代同姓的人共同构成直系血亲,即“九族同宗”。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九族是指父族四,即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母族三,即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妻族二,即指岳父一家及岳母的娘家,这里就有了异姓姻亲。

不管哪一种“九族”,没事则罢,大家相亲相爱、其乐融融;一旦惹上官司,特别是那种“株连九族”的大罪,这可不得了,轻则罚金坐牢挨板子,重则杀头灭门诛九族,残酷得很。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从秦国的第四代国君秦文公开始,就有了“诛族”法,先是“夷三族”。“夷”和“诛”都是灭杀的意思,“三族”即罪人的父母、妻子及子女、同胞的兄弟姐妹。

 

到明清时代,“夷三族”发展为“诛九族”。一个家族中,只要有一个人犯有死罪,那么,不但整个家族都要灭绝,而且相关的家族都要牵涉进来。如果是大家族,那么那种杀戮,动辄就是成千上万人。

当然了,这种“诛族”重刑,通常适用于谋反、谋叛、大逆不道等严重危害皇权和封建礼教的罪行。换言之,只要你不反对皇帝,皇帝一般也不会杀你全家。

不管怎么说,“诛九族”应该是最严厉、最惨无人道的刑罚了,令人不寒而战。然而,历史上还有“诛十族”的传说。

 

据明崇祯《宁海县志·方孝孺传》《明史纪事本末》记载,燕王朱棣夺取惠帝朱允炆的帝位后,命大臣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不料被方严词拒绝。朱棣大怒,以诛九族相威胁,方氏仍不从,朱棣又将方氏的朋友和学生杀死,是为“诛十族”。

此案连坐被杀者873人(一作847人),其他外亲之发配充军者高达千余人,方孝孺最终也被凌迟处死于市。

什么是五服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九族”是指一家九代人,“五服”是指什么呢?难道是一家五代人?可是这五和九它对不上啊!难道是指五种衣服?那么,这个衣服和“九族”又有什么关联呢?

你还别说,“五服”还真就是指“五种衣服”。不过,这衣服不是我们平常穿的衣服,而是指丧服,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孝服” “孝衫”。

 

人死后,其亲属要在一定时间内改变通常的服饰,即换下常服、穿上素服。不着颜色、不带花边,谓之“素”,这是我国丧服的基本形制。

在丧礼中,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和当时社会所公认的礼法礼制,为亡者穿孝、戴孝,是为“遵礼成服”。

 

亲属在死者离去后易服,体现了对死者的哀悼与尊重,正如《礼记·问丧》所言:“夫悲哀中,故形变于外也。”易服就是内心的悲哀,在人的外部形变的体现之一。

这种丧服制度的原则,据《荀子·礼论》,是“称情而立文”,意思是丧服的“节文”,即形制和穿着礼仪是按照生者与死者的感情深浅(即血缘关系亲疏)来确立的。血缘关系越远,情感自然会递减,所穿的丧服也就会不一样:亲等近的,穿重丧服;亲等远的,穿轻丧服。

丧礼

这种现象,礼书称之为“杀”。《礼记·中庸》就这样说:“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意思是说,爱自己的亲属有等级,尊敬贤人有级别,这些都是从礼仪中产生出来的。

“亲亲之杀”这个“杀”,一般读作shài(音同“晒”),意思是等级差别一层一层地衰减。直系向上,亲情逐代减杀,称为“上杀”;直系向下,称为“下杀”;亲情向旁系亲属的减杀,称为“旁杀”。

古人根据家族亲情“减杀”的原则,制定了相对应的五等丧服,是为“五服”。

丧服的五等差别,明确体现出成服之人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与疏。也就是说,五服之内,是一家人,是一杆子亲戚。超出五服,即所谓“五世则迁”,也就断了宗法关系,彼此之间也就不再以“亲戚”相称了。

 

至于五服的名称、用料、形制、穿着礼仪等具体内容,在《礼记》中的《丧服小纪》《杂记》《问丧》《服问》等许多章节都有详细的记载。

这五种丧服,由重至轻,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就是《三字经》里面提到的“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斩衰、齐衰的“衰”字,在古代典籍中也经常写作“缞”,而且读音有点特别,读作cuī(音同“催”),这是古音,现在使用已不多。

魏晋时期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说:“缞在胸前。”南北朝时期的字书《玉篇》说:“衰,丧服也。”是说“衰”是指丧服中披于胸前的上衣,后来代指丧服。

 

大功、小功的“功”,就是功布的意思,这种麻布经草木灰椎洗,比较细白。大功就是做工比较比较粗,小功就是做工比较细。

缌麻的“缌”,读作sī(音同“思”),据东汉刘熙《释名·释丧制》:“缌,丝也,绩麻细如丝也。”是说这种麻布缕细如丝,非常精细。

五服怎么穿

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料为极粗的本色生麻布,跟今天我们常见的麻袋片差不多,,制作也很简陋,将麻布用刀割断,断处外露不缉边,故称斩。丧礼中,用这种毫不修饰的素服,来显示服丧者最强烈的孝心和哀痛之情。

应服斩衰之丧者: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替亡父为祖父母服丧的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三年斩衰。至明清,子及未嫁女为母,承重孙为祖母,子妇为公婆,亦改服三年斩衰。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古代,丧服的轻重之别,不仅表现在丧服的形制、用料上,而且体现于服期、绖、带、杖等几个方面。

《左传·襄公十七年》载:“齐晏桓子卒,晏婴粗缞斩,苴绖、带、杖,菅屦,食粥,居倚庐,寝苫枕草。”

苴绖,读作jū dié(音同“具谍”),苴,即已结子的麻。绖,用麻做的丧带。苴绖共两条,一为腰绖,用作腰带;一为首绖,用以围发固冠。

 

杖,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哭丧棒。斩衰所用之杖为苴杖,竹制,高与胸齐。

带,是以绞麻为绳作带,与腰绖相似。古代丧服中的绞带代替革带,腰绖则代替大带。

菅屦,读作jiān jù(音同“尖句”),是用菅草编成的草鞋。

《左传》中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齐国大夫晏桓子死了,他的儿子晏婴穿着粗布丧服,头上和腰里系着麻带,手执竹杖,脚穿草鞋,喝粥,住在草棚里,睡草垫子,用草作为枕头。

 

齐衰用料与斩衰相同,都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但此制孝服,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缝缉,是为“齐”。

齐衰服饰,据《丧服经》:“疏衰裳齐,牡麻绖,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屦三年者。”

服齐衰一年,用丧杖,称“杖期”,这个“期”,就是一年的意思。不用丧杖,称“不杖期”。

汉代的时候,父亲若活着,子女要为母亲服齐衰杖期。如果父去世了,子女要为母亲服齐衰三年。

 

到了唐代的时候,由于武则天的竭力倡导,子女为母服丧,不管父在父卒,皆齐衰三年。

至清代,凡夫为妻,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姊妹,已嫁女为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均服齐衰一年,杖与否各有规定。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服齐衰三月。

 

大功、小功、缌麻三者形制相同,区别只在于所用布料的差异,分别是熟麻布、较细的熟麻布、最细的熟麻布。

大功,为伯叔父母、及堂兄弟、未嫁堂姊妹丧服九个月,其服饰为布衰裳、牡麻绖、冠布缨、布带、绳屦。这里的布是指稍经锻治的熟麻布,较齐衰用的生麻布细密。

 

小功,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姊妹、外祖父母、母舅、母姨丧服五个月,其服饰是布衰裳、澡麻带绖、冠布缨、吉屦无绚。所谓澡麻,是指经过洗涤的较白的麻。吉屦即日常所穿的鞋,绚是鞋鼻上的装饰,用以系带。小功是轻丧,不必专备服丧用的鞋,吉屦去绚即可。

缌麻,为五服中最轻者,以麻布缕细如丝者为衰裳,以澡治莩垢之麻为带、绖,为曾祖父的亲兄弟及其配偶、祖父的堂兄弟及其配偶、父亲的从祖兄弟、外甥、舅舅、妻子的父母等所服,服期一般为三个月。

 

今天我们常常听到的“五服”,就是以五种不同等级的丧服来表示亲属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尊卑关系的一套制度。所谓“出五服”,就是指在葬礼上,没有穿丧服的义务,从而在伦理观念上,已经不是亲属关系了。

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多数地方办丧事不再实行五服制,真正意义上的“五服”也就随之淡出了历史。尽管如此,古老的“五服”制度的影响和“五服”本身的影响还是依然存在的。(张文平)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振东制药·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潞宝集团·韩长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聚义实业·王殿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振兴小镇·牛扎根【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融德创世·郝金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