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___  河南省晋商会  冯南垣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小切口”立法量身定制破解发展难题

   发布时间:2021-11-30 14:57     来源:山西日报    浏览:300    
核心提示:切小题目 切准特色 切细内容 切实措施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指出,在地方立法实践中,可以搞一些大块头,也要搞一些小快灵。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履职4年来,积极推进小切口、有特色立法探索实践,平均每年新制定法规16件,其中调整事项相对单一的占到70%以上,通过切小题目、切准特色、切细内容、切实措施,注重解决突出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切小题目 切准特色 切细内容 切实措施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指出,在地方立法实践中,可以搞一些“大块头”,也要搞一些“小快灵”。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履职4年来,积极推进“小切口、有特色”立法探索实践,平均每年新制定法规16件,其中调整事项相对单一的占到70%以上,通过“切小题目、切准特色、切细内容、切实措施”,注重解决突出问题,不搞“大而全”“小而全”,立法工作呈现数量多、节奏快、效果好的特点。栗战书委员长指出,山西在“小切口”立法中,通过“切小题目、切细内容、切准特色、切实措施”,让地方立法更务实、更接地气。

量身定制,坚持“一项改革一立法”

立法如何主动适应改革需要?省人大常委会给出的答案是:在全省大局中谋划,加快构建适应转型综改、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法规框架。

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山西指明的金光大道。我省全面推进改革创新、转型发展,改革实践如火如荼。省人大常委会量身定制为改革发展提供法治支撑,注重针对某一具体的改革事项,坚持“一项改革一立法”。

2017年2月25日,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正式挂牌。示范区担负着为山西转型综改先行先试、探路领跑的重大任务,是山西深化转型综改的主战场、主引擎。转型综改立法,始于示范区“授权”。从2017年开始,不到两年时间内,省人大常委会连续作出了关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推广转型综改示范区授权经验的决定,出台了开发区条例,打出了一套立法服务转型综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

以此为“上马石”,紧跟改革步伐,又先后出台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规。这些法规既有管总的,更多的是为具体改革事项量身定制的。

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2019年5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首次自主起草的经济类创制性法规——《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规定》表决通过,过去需要政府审批的14个事项改为政府统一服务,政府审批的8个事项变为企业承诺。《规定》以法规形式将我省改革试点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效固定下来。

除了承诺制,省人大常委会还相继制定了一批针对具体事项的法规,发挥了立法对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如一枚印章管审批条例、政务数据管理与应用办法、保障和促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办法等等。此外,还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外来投资,保护知识产权、优化营商环境等激发市场活力的法规以及大数据应用、康养产业等促进产业转型的法规,进行了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和吕梁山生态保护区等省内功能区立法尝试。作出支持和保障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助力山西实现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

切小题目,“小快灵”解决突出问题

2020年上半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断深入,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行为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的危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年5月15日,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山西省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规定》,这是全国首部专门聚焦治理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问题的省级地方性法规,也是我省从“小切口”入手探索社会治理和民生领域立法的一次成功实践。

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事项选择中,坚持“一事一法”。聚焦具体问题进行专门立法,努力做到切口小、有特色、精细化、可操作,对涉及范围比较大的事项,选题时注重抓住关键节点,实施重点突破。

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立项前的设想是制定较为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反复论证后认为,国家法律对此已作了全面规范,应着眼于压实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先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方面的法规。

如今的《山西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篇幅虽然不长,共五章三十三条,但规定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明确了全民阅读的重点,完善了优秀出版物的创作引导机制,保障了重点人群的阅读权利,确立了全省读书季等内容。用法治手段破解了山西全民阅读工作的难题。

评价一部法规的质量,关键是看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围绕民生和社会治理领域、美丽山西建设、保护红色遗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等,推动立法工作由“小切口”走向“大纵深”。

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制定保障和促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办法、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条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动物防疫条例;围绕群众切身利益,作出禁止野外用火决定、预防制止餐饮浪费规定,制定家庭暴力预防和处置办法,修改禁毒条例;针对山西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制定修改大气、水、土壤、固废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出台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决定等;立足山西丰富厚重的文化遗产,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出台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条例,制定传统村落、山西老陈醋保护条例,启动修订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

结合实际,务实有效便于执行

“小切口”立法,不仅要切小题目,还要切准特色、切细内容、切实措施,让法规真正做到立得住、真管用。

切准特色,主要是结合实际,解决自身问题。省人大常委会从我省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每部法规起草前都要深入调研,吃透情况,编制立法大纲,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用40%的内容规范“三资金一平台”,强化政府资金扶持职能。制定康养产业促进条例,针对我省独特的资源禀赋,明确支持促进特色农产品、中药材与康养项目的融合发展。制定老陈醋保护条例,围绕保护传统工艺绝活、擦亮地理标志招牌等进行规范,使法规有了“山西味道”。

切细内容,就是要使相关主体的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清楚具体。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条例规定主管部门制定托管合同示范文本,农户与服务主体可以参照文本对服务价格、托管质量、履约期限、违约责任等进行约定,促进农业托管服务规范运行。预防和制止餐饮浪费规定,围绕餐饮服务、消费、监管各环节,明确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主体行为规范,仅对餐饮供给方就作出了16条具体明确的规范。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对可能引发火灾的各类情形都作了规范,包括禁止升放孔明灯、燃放烟花爆竹等。

切实措施,主要是坚持问题导向,在务实有效、便于执行上下功夫。制定保障和促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办法时,注重破解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缺乏两大问题,规定省市政府可以组织城市三级医院对县级医疗集团进行托管,明确到乡镇卫生院工作薪酬待遇不低于县级医院。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将补充养老保险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参保人缴费和领取待遇予以补贴。

法治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立法机制、突出立法重点、丰富立法形式,加大“小切口、有特色”立法探索力度,推动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振东制药·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潞宝集团·韩长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聚义实业·王殿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振兴小镇·牛扎根【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融德创世·郝金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