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传票等法律文书,泽州县政府诉求公司继续履行双方于2012年3月签订《协议书》,涉案金额高达25.19亿元。
作为晋能控股集团三大核心板块之一,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是由原省属重点煤企晋煤集团更名组建,并对原同煤、晋煤、晋能、阳煤、潞安等企业装备制造相关资产重组整合成立,而上述诉讼则源于晋煤集团对泽州县内煤矿整合重组。
众所周知,从2008年开始至2010年前后的几年间,山西省通过实施当时国内规模最大也可以说至今也是最引人关注的的煤企大重组,形成了同煤、焦煤、潞安、阳煤和晋煤以及山西煤销集团(2013年与山西国际电力组建晋能集团)、山煤集团等七大省属重点煤企“并立称雄”格局。
晋煤集团作为晋城矿区的整合主体,于2009年1月与晋城市泽州县政府授权的泽州县泽鑫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晋煤集团泽州天安煤业有限公司,用于整合泽州县范围内的中小型煤矿,成立伊始晋煤集团持股51%、泽鑫公司持股49%。
对于晋煤主导重组,泽州县当时可谓寄予厚望,希望天安公司重视煤炭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要与晋煤集团真诚合作,进一步破解产业困局;准确理解和把握煤炭产业的政策和措施,要利用资源整合的有利契机,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潜力,推动全县煤炭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012年3月,晋煤集团拟向天安公司增资,经协商后泽州县政府与晋煤集团及泽鑫公司签订《协议书》,约定“从2012年1月1日起,以天安公司所整合矿井的产能按吨核定资金,由天安公司负责支付给泽州县财政局,用于保障县乡两级政府既得利益的支出,晋煤集团负责监督保障。同时泽州县政府放弃天安公司的分红权利,天安公司税后可分配利润全部由晋煤集团享有。”
(目前持股情况)
公告显示,前述协议履行期间,因政策等原因,天安公司未持续按协议约定向泽州县财政局支付款项,从上述诉讼涉案金额来看,欠付资金累计已达25亿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首个GDP总量超过500亿元的山西十强县,泽州县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5.4亿元,总量已连续四年在全省91个县(市)排名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0.1亿元,但即便如此,超25亿元的欠付资金也让山西第一经济强县政府无法忍受,选择直接“对簿公堂”。
目前,案件已经法院受理,但尚未审理,装备制造集团亦未具体透露停止支付资金的缘由,未来进展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