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___  河南省晋商会  冯南垣 

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辩证法

   发布时间:2024-04-30 15:30     来源:企业管理杂志    作者:雷明    浏览:375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作为事关全局的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作为事关全局的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有闻令而动的敏捷,又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树牢系统观念,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辩证施策、稳中求进,厘清内在逻辑,处理好几大关系。

既要“热”起来

也要“冷”下去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本身也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中,企业发展历史进程就是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过程。机械化相对手工作坊是一种新质生产力,电气化相对机械化是一种新质生产力,自动化、智能化相对电气化也是一种新质生产力⋯⋯生产力的跃迁,本质上是“新质”取代“旧质”,谁没有拥抱新质生产力,谁就会被历史抛在后面。对时代变革不敏感、没有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而被抛弃的企业,数不胜数、层出不穷。对数码技术应对力度不够,胶卷大王柯达公司破产;抓住移动通信技术由模拟化过渡到数字化的发展机遇,诺基亚一度成为全球手机“老大”,而在智能手机革命时徘徊不前,诺基亚手机业务终被微软收购;日系车电动化转型滞后,在中国市场失去辉煌,在世界市场也失去“出口第一”宝座。

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企业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机遇感,紧抓一个“新”字,争分夺秒加快布局、顺势而为,将发展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一场深远变革,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坚持不懈的定力、锲而不舍的耐心,绝不能不顾客观规律和自身条件一哄而上,不计代价、不讲成本,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不讲条件大干快上,难免重演“先是一哄而起,后是一哄而散”的闹剧;不问实际“照抄作业”,收获的不是“一地鸡毛”的尴尬,就是后患无穷的“大窟窿”。

“共享经济”概念一提出,共享单车遍布大街小巷,“赤橙黄绿青蓝紫”竞相登场、各显其能,创业竞争变成 “烧钱”大战,转瞬间小鸣、摩拜、町町、小蓝等鱼贯而退。团购风口起,引来多家企业争先恐后组“团”,风投也毫不犹豫往里砸钱,如今剩下的屈指可数,让人唏嘘。

这一幕,我们在共享单车热潮中看到了,在团购风起风落中看到了,在当下炙手可热的短视频比拼中也看到了。之所以如此,企业往往看到的是“热度”,没有考虑其中的“难度”,没有体会“创业艰难百战多”,甚至没有预计开发一个产品、培育一个产业,既是对自身能力的检验,也是与竞争对手综合实力的比拼,还有政策要求、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不是凭一腔热情就能创业成功,而怀有“捞一把就走”的侥幸之心更是难以经受市场考验。

作为时代课题,发展新质生产力,仍然处在探索之中,无论是“从0到1”的原始突破,还是从“1 到无穷”的演进发展,无论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开辟生产力发展新路径,都有一个从无到有孕育、由小到大成长的过程,必定是在曲折中前进、在发展中壮大,“有风有雨是常态”,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克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防止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反对一哄而上、任性蛮干,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保持战略定力,以谋定而后动的冷静、积跬步以至千里的耐心、汇涓滴而成江海的韧性,从实际出发,精准发力、步步为营,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确保新质生产力发展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既要做出“增量”

也要盘活“存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处理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高度重视,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求把握好先后顺序,兼顾当前与长远,先立后破,避免未立先破或只破不立,更“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着力做大增量的同时,也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强化数据、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将传统产业导入更注重绿色、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推动存量脱胎换骨、迸发活力,形成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争先的生动局面,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要更好盘活增量带动存量,必须处理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发挥新质生产力对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赋能作用。

从产业发展变迁历程看,新兴产业既不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也不是消灭取代传统产业的副产品,恰恰相反,新兴产业依赖传统产业提供“营养”、输送“血液”,传统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哺育者”。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赋能、携手共进,才是历史真相;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各显其能、竞相发力,共同促进经济繁荣,才是现实真相。

2023年,中国出口增长近30%的“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都脱胎于曾经的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崛起壮大过程中,产品和生产要素流动形成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能够改进传统产业的生产函数,带动传统产业流程再造,加速生产线和产品更新迭代,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促进转型升级。

中粮糖业聚焦农业科技现代化,促进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推出现代智慧农业管理体系“数智农业”就是成功实践。数智农业包括种植管理数字系统、农情监测数字系统和辅助决策智慧平台三大板块,涉及从种植到收获15个农事环节,实现全生产农业环节各项生产要素线上管理,让农业从靠经验变为靠数据,古老的农业插上了现代化翅膀,满满的“科技范”让人目不暇接。

以甜菜种植为例,播种期,中粮糖业引入卫星导航精量化播种机,实现合理密植,亩产提升1.5吨,增幅达45.8%;出苗期,推广苗床整地机,出苗率提升40%,相当于降低200元/亩的补苗费用;采收期,引入全自动采收机,损失率降低3%。

从我国目前企业产业结构实际看,传统产业体量大、成熟度高、支撑性强,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本盘,其生产方式和效率影响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盘活并举,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促进工艺现代化、产品高端化,让更多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实现传统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协同共进。

一要瞄准应用,通过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业链条升级、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功能升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供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进一步挖掘传统产业潜力、扩大优势。华为携手矿山企业开发基于“元图工坊”数字孪生使能平台,在提升矿山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优势显著,成为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成功案例。

二要强化数字化赋能,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和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三要着力低碳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成果的广泛应用,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既要增强“硬实力”

也要厚植“软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只有加快科技创新突破,切实增强“硬实力”,才能确保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更牢、后劲更足。

一要勇担企业创新主体责任,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企业强,则国家强;没有企业的创新,就没有国家的领先。如果企业因循守旧,不敢走最难走的路,不敢攀登最高的山峰,不敢攻克最坚固的堡垒,那么发展新质生产力就会失去基础支撑。

针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难题,要落实《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科学统筹政府、市场、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协同攻关,以技术的持续突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厚植基础、争取主动。引领世界的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就是“政府有为,企业勇为”创造的当代奇迹。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立足自主创新,紧密联合国内科研、设计、制造等机构,按照“基础研究、设备研制、系统集成、试验验证、工程示范”技术路线,集中优势资源,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打造一批特高压领域知名企业。

西高院建成了世界上唯一完整的特高压成套设备试验、检测平台;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研制出世界首个±800千伏/5000安特高压直流换流阀及阀控系统;许继电气研制出世界首套±800千伏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完成世界首套±1100千伏控制保护系统开发,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特变电工、无锡赛晶、合容电气等民营企业跻身特高压重要设备供货商。如今,中国特高压交流标准电压被推荐为国际标准电压,开启了中国技术、中国智造服务世界的新征程。

微信图片_20240430153136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立足自主创新,集中优势资源,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打造一批特高压领域知名企业。图为2024年4月10日,世界首座特高压混合级联柔性直流换流站——江苏省苏州市±800千伏姑苏换流站启动“首检”。

二要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和作用,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成果变成新质生产力,企业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企业要发挥需求引领作用,推动更多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发挥工程化优势,成为创新由原理推导向产品呈现的“加速器”;发挥对接市场、集合资源优势,成为集智攻关、合力克难的“集成器”。

还要发挥金融“润滑剂”和“放大器”功能,激发金融企业畅通科技、金融、产业循环的积极性,推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实现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跃升。

三要加快补齐短板,勇当基础研究生力军。基础研究周期长,风险大,以往企业创新多集中在技术开发和应用场景上,基础前沿和原始创新成果不足,企业作为创新“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发挥不充分。实践一再证明,基础研究能力和成果对产品端的支撑决定企业能走多远,甚至决定企业生死。

企业应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抓住《关于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等政策机遇,从关注创新链后端向主动参与创新链前端转移,积极支持和开展基础研究,成为基础研究生力军。

发展新质生产力,除了科技创新“硬实力”支撑,还要有组织架构、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等“软功夫”涵养。管理是生产力中最为抽象的要素,是一种无形的“黏合剂”,将各种生产力构成要素联系起来。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各种要素确定的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强相关,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水平管理提供保障。必须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加快管理数字化转型,以提升管理效率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面对智能化时代冲击,以传统制造起家的海尔集团大胆变身,通过战略变革、组织变革和机制变革,引导海尔战略走向平台化、员工走向创客化、机制偏向小微化,企业成为“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新形态公司。通过孵化平台海立方,员工化身动态合伙人、变身创客,创客链接前端用户需求,以自组织、自管理方式形成“小微单元”,通过与各平台主合作协调各类优质资源,演进成一个打破企业边界、由各个满足用户需求的利益共同体组成的生态圈。推出自主经营体机制,员工从管理客体变为经营主体,实现“人单合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业绩持续稳定增长。

既要抓好总体布局

       也要加快重点突破

既注重总体布局,又注重重点突破,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的工作方法,“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总体布局上深入研究、科学论证、谋划到位,在重点突破上迅速行动、大胆突破、见到实效。

谋定后动,规划先行,是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实践证明,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不可避免要引进新理念、采用新技术,对原有技术条件、生产方式、运营模式带来冲击。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系统工程,也是持久工程,不问条件盲目蛮干,可能引发颠覆性风险,必须根据所在地资源禀赋、自身具备的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科学谋划,总体布局,做到有序推进、循序渐进、小步迭代。同时,一旦下定决心、明确规划,就要有“将军赶路,不追小兔”的专注,坚持长期主义,保持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防止三心二意,避免盲目跟风。

比亚迪“死磕”新能源汽车20年,由最初的被人“看不懂”“看不上”“看不起”逆袭成“全球首家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车企”,奉献了坚守主业不动摇的经典案例。而恒大跟风冒进,搞出恒大地产、恒大汽车、恒大物业、恒腾网络、房车宝、恒大童世界、恒大健康、恒大冰泉等众多产业,终因资源无法支撑跌落神坛。“对于一家优秀的企业来说,战略的重点常常不是抓住机遇,而是拒绝诱惑,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比亚迪和恒大的选择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邓小平指出:“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干,半点说服力都没有。发展新质生产力,呼唤行动派,需要实干家,不能满足于坐而论道、叶公好龙,不能平均使劲、徘徊不前。怎么干?必须拿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果敢,聚焦重点、集中火力,勇于行动,打开缺口,扩大战果,持续推进。要根据实际情况,检验设想、修正规划、完善布局,扩大应用场景,构建良好生态链,实现由点到面全面突破、全线告捷。

中国高铁从引进起步,经过“和谐号”持续探索、不断突破,目前,以“复兴号”为代表,我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高铁技术体系,涵盖高铁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管理三大领域,系统掌握了不同气候环境、不同地质条件下高铁建造成套技术,形成了涵盖不同速度等级,能够适应高原、高寒、风沙等各种运营环境的复兴号系列产品。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振东制药·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潞宝集团·韩长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聚义实业·王殿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振兴小镇·牛扎根【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融德创世·郝金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