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___  河南省晋商会  冯南垣 

负极材料行业深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02 19:02     浏览:199    
核心提示:一、行业概述1、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电池外壳组成。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对于锂离子电池起关键作用。在充电过程负极材料中不断地与锂离子发生反应,将锂离子擒获并存储起来,亦将外部的功以能量的形式存储在电池中。在电池的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转移到正极,电池对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一、行业概述

1、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电池外壳组成。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对于锂离子电池起关键作用。在充电过程负极材料中不断地与锂离子发生反应,将锂离子“擒获并存储”起来,亦将外部的功以能量的形式存储在电池中。在电池的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转移到正极,电池对外做功。因此,锂离子与负极材料的可逆反应能力决定着锂离子电池的储能效应,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负极材料性能的改善。

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成本中占比小于15%。锂离子电池四大主材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其成本占比分别约为40%、15%、15%、30%。

2、分类

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碳材料包括:石墨类、无定形碳等。目前锂离子电池中应用较多的是石墨类负极材料,比如人造石墨、天然石墨。非碳材料中主要包括:硅基负极材料、钛酸锂负极材料等。硅基负极材料中可以分为SiO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等。其他类型负极材料还包括钛酸锂、软碳、硬碳等,这些(钛酸锂、软/硬碳)也是钠离子电池的主要负极材料。

三、产业链分析

从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链来看,上游为原材料,中游为制造加工商,下游为应用领域。

1、上游

负极材料的上游原材料根据产品种类不同而不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上游原料为天然石墨矿石,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上游原料是针状焦、石油焦、沥青焦等;负极材料的设备主要包括流化床、回转炉等。

2、中游

负极材料的中游为负极材料的制造加工,生产含不同种类的负极材料。

3、下游

负极材料下游为锂电池行业,下游行业的产品最终应用于动力电池、3C消费电池及工业储能电池三大领域。下游行业对负极材料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其需求变化直接影响到负极材料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四、竞争格局

中国是负极材料主要产地,负极行业高度聚集,国内竞争格局逐步走向“四大多小”。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2021年贝特瑞、璞泰来、杉杉股份市场占比分别为14.3%/11.9%/11.7%,且市场份额相对较为稳定。2021年中国占全球负极材料市场的比重为86.10%,远高于其他国家。从国内竞争格局来看,国内竞争格局略微有所变化,“四大多小”趋势逐步明显。2021年贝特瑞、璞泰来、杉杉股份、凯金能源占比分别为21%/12%/12%/11%。凯金能源占比逐步向第一梯队靠近。

五、负极材料行业趋势

就当前的市场而言,在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方面,负极材料以人造石墨为主。人造石墨的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为310-360mAh/g,随产业日趋成熟,目前高端石墨已接近理论容量,提升空间较小。而硅材料的常温理论克容量为3580mAh/g,高温理论克容量为4200mAh/g。同石墨相比,硅基理论克容量接近其十倍。据研究,负极材料克容量越高,电池的整体质量则越低,相应的质量能量密度则越高,当质量能量密度要求达到280Wh/kg,就必须使用硅基材料作为负极。随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其在电动汽车上的续航里程也将有效提高。所以在此背景下,克容量高的硅基负极材料成为各大负极厂商重点研究对象。

1、天然石墨负极:出货增速相对缓慢

天然石墨受其特性影响,增速相对缓慢。2017-2021年我国天然石墨出货量持续攀升,但增速相较于人造石墨以及硅基负极缓慢。根据GGII统计,2018/2019/2020/2021年我国天然石墨出货量分别为4.58/4.77/5.84/10.08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6%/4%/22%/73%。2020年和2021年天然石墨出货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上涨所致,但是由于天然石墨的能量密度较低,因此天然石墨整体的出货量以及增速不及人造石墨。

2、人工石墨负极:改进石墨化工序是降本重点

人造石墨原材料为针状焦、沥青焦和石油焦,通过破碎、改性造粒、焙烧等六个步骤加工而成。根据翔丰华募集说明书,负极生产工艺中的改性造粒、石墨化和包覆炭化三个环节技术含量较高,能够体现行业的技术门槛和企业生产水平,行业领导者的技术领先性主要体现在二次造粒,炭化包覆、二次包覆和掺杂改性等工序程序上。人造石墨成本中制造费用和加工费占比较高,而石墨化是负极生产中成本最高的工序。

从能耗上来看,石墨化企业属于高能耗企业。石墨化炉种类多样,但高温以及高耗电量难以避免。我国目前主流的石墨化炉为艾奇逊石墨化炉和内串式石墨化炉。其耗电区间分别为4000~4800kwh/t、3300~4000kwh/t。

从供需情况上看,2023年我国石墨化或将呈现供给不足的情况。根据头豹研究院测算,2022年我国石墨化供给和需求分别为72万吨和64万吨;2023年我国石墨化供给和需求分别为85.3万吨和91.4万吨。

从石墨化产能布局来看,我国石墨化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市场格局较为分散。1)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21年内蒙古石墨化产能占比为41%、四川为17%、山西为12%、青海为8%。由于石墨化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因此石墨化产能布局整体上是根据电力供应能力以及电价分布的。2)石墨化市场格局较为分散,根据头豹研究院,2021年我国外协厂的石墨化市场占比达到了63%。在上市公司中,璞泰来石墨化市场份额最大,达到了整体市场份额的13%。

从政策端来看,双控政策不断出台,石墨化产能释放受阻。2021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后,各省市发改委相继出台相关的双控政策,石墨化厂商产量受限。以我国石墨化产能占比最大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例,2022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完善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政策保障“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下达了对于各盟市年度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任务,以及加强了对于“两高”项目的认定、管理、审核。

3、硅基负极:硅基负极为未来发展方向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和SiO负极材料是目前主流硅基复合材料。根据凯金能源招股说明书,未来最有希望实现较大规模应用的硅基负极主要有SiO、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硅基合金负极材料三大类。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以及SiO负极材料的工艺相对成熟,综合电化学性能较优,是目前最为主流的硅基负极材料。硅基合金负极材料相对碳负极材料克容量提升效果明显,但因为其工艺难度高、生产成本高,且首次充放电效率较低,目前尚未大规模使用。

硅材料在嵌锂过程中巨大的体积膨胀诱导极大的内应力产生,内应力的释放会导致硅颗粒破裂甚至粉化,破碎的硅颗粒与电极失去电接触,还会导致电极结构破坏,部分电极与极片失去电接触,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当负极处于低电位时,有机电解质会在负极表面进行分解,分解产生的物质在电极表面沉积,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即SEI膜。硅负极表面的SEI膜会随着硅体积的变化而发生破裂,新暴露在表面的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会继续生成新的SEI膜,导致电池中有限的活性锂损失,进而降低使用寿命。而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过程中,SEI膜的形成会永久地消耗来自正极的锂,造成首次库伦效率(首次充电效率)和能量密度偏低。其次,硅的导电性能相较碳材料来说较差,在高倍率下不利于电池容量的有效释放。

由于硅负极在嵌脱锂循环过程中会发生严重的体积膨胀和收缩,造成材料结构的破坏和机械粉碎,导致电极循环性能较差,因此需要改性,具体手段包括硅的纳米化、硅的复合化、硅的多孔化等等。单一的改性手段难以使硅基负极达到商业化要求,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复合改性,并开发新型的工程技术,才能实现硅基负极材料的可控制备。

切入硅基材料企业可划分为四大类。一为石墨类负极企业,包含璞泰来、杉杉股份、正拓能源、贝特瑞、中科电气、翔丰华等;二为科研院校创始团队,如天目先导、壹金新能源等;三为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力神等;四为化工企业跨界或硅材料企业,如石大胜华、新安股份、硅宝科技等。

参考研报:

1.方正证券-负极材料行业:负极材料量价齐升,降本增效或成企业胜负手

2.东亚前海证券-锂电池行业系列报告之负极材料:人造石墨高歌猛进,硅基负极未来可期

3.海通证券-石油化工行业深度报告:石油化工产业链锂电材料概述

4.东吴证券-贝特瑞-835185-一体化扩产加速,负极王者再展宏图

5.信达证券-福鞍股份-603315-公司深度报告:环保工程优势巩固,开辟锂电负极新成长级

6.浙商证券-杉杉股份-600884-深度报告:负极+偏光片双翼共展,一体化布局加速

7.东方证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硅基负极,新一代锂电材料,市场化进程加速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振东制药·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潞宝集团·韩长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聚义实业·王殿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振兴小镇·牛扎根【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融德创世·郝金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