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学苑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赵明景:万里长城的九边重镇山西、宁夏各有其二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山西商人网   发布者:赵明景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09年8月18日 10:17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 齐、燕、魏、赵、 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 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

        中国万里长城的历史起源是有其辉煌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万里长城的历史里,明代这长城九镇是:甘肃镇、宁夏镇、延绥镇、固原镇、山西镇、大同镇、宣府镇、蓟州镇、辽东镇。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什么他将黄河改名‘德水’,以为水德之始。为什么只有大唐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不修长城?!为什么中国长城是 以“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在事实面前,对于今天的我们,山西保德一带黄河岸旁与长城相互间巧夺天工的方墩台,圆墩台子又代表什么?

        置身于山西保德,为什么山西保德一带黄河岸旁,他将长城相互间巧夺天工的墩台,比如建筑方墩台,比如建筑圆墩台子,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它实际上在很大程度 上是被中国古人以“天人合一”人文思想设计构思与大自然相结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更是在唐代被少数民族称“天可汗”不修长城的形势 下,形成了中国黄河文化与长城建筑相互间的巧夺天工。结合中国北京紫禁城的所有对外城门,为什么设计外方内圆来论证,又比如中国北京天安门前,为什么设立 正阳门的建筑,其实质更是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以正治国,不单单是验证黄河文化与长城历史,还重新书写黄河文化与长城历史。实际上完全符合中国黄河文化与长城 历史“抱圆守方”的法则,更是符合“圆为万变,方为宗,以方生圆是修身”的观念。

        在事实面前,对于今天的我们,中国山西保德一带黄河岸旁与长城相互间巧夺天工的方墩台子、圆墩台子 “天人合一”人文思想设计构思与大自然相结合,是被中国山西商人代代相传,作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晋商文化精神来传承。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纷争 的局面,社会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他“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什么他将黄河改名‘德 水’,以为水德之始。”(均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追溯万里长城“雁门关”的文明源头,这种大雁文化价值不是孤立的,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雁门关关城踞于雁门山雁门之口,距山西省代县西北的20公里。有 关门三座,即东门、西门和西门外的一座南北向小北门。东券门上是“天险”题字,西券门上是“地利”题字,北门门额石匾刻“雁门关”三个大字,其两侧镶嵌砖 镌联语:“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很显然,既有“雁门关”独立性的、历史文化人性化的、理与法综合性的三位一体系统特征。为什么中国历代的重要思想家,大多是继承和发挥着这一创造性“天 人合一”的人文道德观,也是以追求民族和平的力量源泉,蕴藏了中国黄河与万里长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实在太厚重、太巨大了!
        的确,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是古来的帝王所不可比拟的。雁门关之称,是自唐初变塞为关。《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 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为什么中国长城是以“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相传大雁形象自古是被作为中国人类文明的尺度。过去在中国民间说:“长城 挡君子,挡不住歹人” 。而中国长城“雁门关”这一边关重镇,是以“雁门关”建筑语言的表现形式上,言简意赅的表现方法上,弘扬着万里长城鲜明的文治与教化的民族个性特征,弘扬 着万里长城与时俱进的人文品质和中国传统的和谐精神。
        中国历史记载宁夏银川在古代称北地郡、朔方郡等地名。银川古城是与游牧民族长期战事不断的长城边关重镇。据说盛唐时代兴建银川玉皇阁的礼仪建筑,是依据中 国地理、历史,以文治与教化为背景,结合中国文化“道”、“器”不离,“体”、“用”合一的理法观念,用系统来贯穿繁杂的事物,用一理来贯穿万种事理。可 说中国文化造就了长城建筑,长城建筑体现了中国文化。盛唐时代以文治与教化依据,弘扬长城“我像人”,她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对全人类智慧的发展 无疑是一项重大贡献。
  我是一个老银川、宁夏晋商“天成西”商号的后人,父亲经常告诫:“从来可大而不可久者,非良法也,能暂而不能常者,非美意也。”祖上早就有言:银川玉 皇阁上“卧象人”,寓意“我像人”。相传此“卧象人”文物价值连城,是出自盛唐时代的无价之宝。银川玉皇阁特有的人文景观是标志做人“永恒的古训”。据说 “我像人”,它更是在唐代被少数民族称“天可汗”不修长城的形势下,形成了中国文化与长城建筑相互间巧夺天工的长城灵魂、长城精神、长城境界和长城历史的 不朽丰碑!

        为了“夏地安宁”,修建银川玉皇阁的礼仪建筑也是象一座牛头型造型以镇邪。“我像人”这一古朴典雅的和谐之美,在宁夏银川玉皇阁城楼上正南面梁脊上镶嵌了 1300多年,她是承载着中国厚重的长城历史和长城文化,也是我们华夏子民最不该遗忘的。过去,银川玉皇阁的礼仪建筑是以“帝鉴”“天烙”,起到刑德并 用,“我像人”她是教导人们要利用最简单的民间理法来惩恶扬善,更是中华民族坦荡诚实,扎实做人的“诚信”标志。中国古人讲:“人为天下之贵”,永不虚 伪。问题在于宁夏银川自古为长城边关重镇,钟鼓楼券门洞内是有四只虎形成对角相争,为什么四虎被压在钟鼓楼的券门洞内?只因为中国西部民族战争不断,这不 仅涉及到玉皇阁南券门有“帝鉴”,北券门有“天烙”的题字,而且也是以传统刑德并用,起到正南有一“卧象人”象征阳德;北面有一“大铁人”象征阴刑的理法 观念,都是世间罕见的传世“镇朔之宝”。
        宁夏银川作为万里长城的九边重镇,银川玉皇阁建筑南有“帝鉴”题字,北有“天烙”题字,这是证明中国古代以长城建筑阳德与阴刑的语言方式,实践中国社会整 体的文治与教化。首先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古代人追求天人合一,辩方正位,刑德并用。“我像人”她是象征中华民族做人的道德规范和 行为的准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我像人”她是用来维系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和平长治久安的繁荣与发展,往往起到法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说“礼失 求诸于野”。实际上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我像人”这一古朴典雅的和谐之美,更是以文治与教化成为法律的补充,当是任重而道远。

        中国人应该知道:文物保护是我们的国策。 “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这已成为当今世界的话题。严重的是这些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事,都是在我们的当代父母官们带领下发生造成的。一些 所谓的当代父母官们带领下,甚至毁灭性的公开破坏长城文物,真是到了以耻为荣的无赖地步了。比如,前些年针对银川玉皇阁文物建筑遗址上,竞然以修缮为名, 在耗巨资盲目修缮中,造成了镶嵌1300多年的唐代镇朔之宝“我像人”文物,遭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毁灭性的重创,这是历史上罕见的一幕。其中包括这些当代 父母官们至今文保意识单薄,徇私枉法,官僚腐败。很多当代父母官们都希望自己在位有权时,做出一次“伟大”的形象工程来流芳百世,根本不考虑是否违背文物 保护科学,有利于文物保护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是在任何国度中都是明显的违法犯罪行为,都是这个国家社会中的正常伦常所不能够容忍的!

        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视,不计后果的行为,再一次证明了这样一个结论:都是为了维护他们的极端功利思想。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在有意掩盖上千年银川古城历史 和文化生活的严峻事实,是不敢正视、不愿正视、完全无视这个巨大的赫然存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正、道义、人文关怀、社会教育哪儿去了?割断忽视上千年 银川古城的历史和文化意味着什么?这是故意掩盖,这是故意撒谎。意味着我们这个社会不够诚实,也不够勇敢,却有着那么多的虚伪;意味着我们公平正义的和谐 社会的构建将是难以成功的。这些年,有心人都能注意到,我们的主流文物局的严重失职和渎职。你们的不作为,使整个文物界蒙羞!使文物从业者集体蒙羞!意味 着各级人民政府解决社会教育的民生问题还任重道远。事实上,这个质疑,首先不是来自别人,而是文物局他们自己。不论什么原因,造成对国家文物的破坏,将是 天理难容,令人发指的。

        笔者早就建议,呼吁,国家文物局及宁夏各级政府必须认真考虑,问责制度,不仅包括对渎职官员的惩罚,更要求政府对公众有所“交代”。这是人为破坏国家长城 文物事件,希望以科学的公理,原则,能给予公正的明确答复。文物保护要实事求是。这,实事求是!当然不仅仅对别人,也是对当代父母官们之事而言的!当代父 母官们所获得的名誉、地位、权力、权益越多,那么,你就越发应该被国家社会中的舆论所公开透明、监督和问责。否则,国家就不可避免地会加速腐败!中国古人 早就发现人文之德与国家伦常的关系,士无耻,国运将衰。因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 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踰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踰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轴;不蔽 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管子·右国颂》)道理,中国古人管仲已经讲得很明白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黄河与长城文化所起到的实质性文化意义,在过去中国人是共知的事实。我在这里先引用一句孟子的话,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 希”。孟子在讲这句话时就是他在忧患,人和禽兽的差别就这么一点点,太宝贵了,你千万要把它好好保存好啊。冯友兰先生讲,人作为人还不行,要能够成为人, 那才是真正的人。就是说你作为人还能够成为人的那个东西,你必须要保存着那些德行。从“人文银川”所涉及到的内容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都是在展示中国文化的 这些内涵,因而,最能体现出中国文化中质朴厚重的成分,都深深烙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迹。这对浮躁社会下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启迪意义。

        确切地说,人们好象就是习惯于极端为主导的宣传,这样是把“人文银川”启智性的社会教育作用,与现代文明对立起来的。特别是“人文银川”良好形象得到了树 立,城市化大格局的形成,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意义凸显无疑。“人文银川”城市的主体错位、越位,政府常常定位有误,把太多的资源直接用于现代 营销城市。“人文银川”城市建筑之所以成为经典,让人百看不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体现了时代性,融合了民族社会整体的文治与教化,做到了实用性和审美 性的高度统一。“人文银川”城市建筑文化的作用特殊,我们决不能轻易的一切于经济和政治需要挂勾,而破坏“人文银川”固有的实质性内涵。“人文银川”城市 建筑所具有的文治与教化功能,这在中国环境地理学和世界建筑学中是独领人类文明之先河的。作为现代对“人文银川”的文化宣传,当代父母官们好象就是个人对 英雄的崇拜,就是极端为主导的宣传。

        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宁夏,而关于“夏地安宁”的来历,以及致使西夏历史湮没的了解。然而,如果想全面了解西夏历史,媒体这不太可信,除了虚伪的商业炒 作西夏历史,不惜浓彩重墨,大加渲染,定会大打折扣?撇开暂且不说。这样是把中国的“人文银川”, 作为万里长城的九边重镇与现代文明对立起来的。毛泽东就比较客观地讲过,他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做历史性的总结和继承,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弘扬 其民族之精华。说来巧合,对现在对西夏政治腐败,国势衰落到极点的过度宣传提出不同看法,也会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的。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唐初。 这个时候党项族开始强大起来。其中拓跋赤辞投降唐,被赐姓李,迁其族人至庆州(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内),封为平西公。自此在此定居。在西夏统治者的倡导 下,党项族是同时期接受汉文化较多的一个民族。

        之前,西夏陵默默矗立在漫漫戈壁,我们原本对贺兰山下的皇家陵园毁盗殆尽,并不很陌生的:但是,后世的研究者们并没有因为史籍中的空白而放弃对它的追寻。 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如废弃的建筑、残缺的经卷以及残陵乱冢,寻找着这个佚失王朝的踪迹。然而往往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后来我竟和这些黄土建筑结下了不解之 缘。研究宋初削藩镇的兵权,引起李氏的不满。虽然他们一开始服从宋的命令,但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 备脱离宋。西夏末期,朝政长期处于内乱之中,政敌和宗党间的斗争激烈。蒙古汗国建立后,几次征讨西夏,经过长期的抗争,西夏于末帝宝义二年(公元1227 年)被蒙古所灭。当我们面对西夏,经常出现在梦中的国势衰落到极点时,它给我们的冲击依旧强烈。

        我们开始细细品读西夏的历史根源。原来它是一个虚伪的商业炒作西夏历史,原来它是分裂中国的一个民族,原来它是割断中国长城“丝绸之路”192年。现代来 说,在大量的物证、实证面前,这是人为事件,也是徇私枉法,官僚腐败,道德败坏的重大问题。事实上,媒体这几十年来对西夏历史文化的商业炒作,也是割断中 国文化和中国长城历史陷入的误区。自秦、汉、唐先后开掘的秦渠、汉渠、唐徕渠等九大干渠,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人文银川”在人文精神上的社 会教育意义和中国文化的历史价值,对社会文明的贡献,却不可思议地被现代社会选择性失盲,被熟视无睹。意味着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不够诚实,也不够勇敢,却有 着那么多的虚伪,意味着各级人民政府解决社会教育的民生问题还任重道远。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有法吗?”这个媒体社会还有没有良知?这个社会公平正义的良 知在哪里?!如果一个社会道德没了,诚信和善良没了,敬请我们大家想一想,一个国家还会有什么?!

        银川平原“黄河襟带东南,贺兰蹲跱西北”。所谓九曲黄河蜿蜒东流,孕育了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水得山而媚,山得水而活”,讲的就是银川平原素有塞上江南 “鱼米之乡”的美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银川古城在建筑艺术上有文字记载的不多,加上自秦、汉、唐先后开掘千年的自流灌溉,引出无数可歌可泣、神奇玄妙 的传说,银川平原引黄灌溉设施特殊地域自然环境是受地形制约。“人文银川”的地处偏远,却很早就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中间地带,曾经是扼守长城“丝绸之路” 的咽喉要冲。从秦皇汉武到成吉思汗,从戎、狄、匈奴到明将清军,曾经留下种种印记。仅仅几十年内正是在社会教育这一点上,割断上千年“人文银川”历史陷入 的误区,也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银川古城的神奇定位、起源等理与法的建筑观念。


TAG: 宁夏 山西 万里长城 赵明景 重镇


顶:11 踩: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2.89 (3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89 (70次打分)
【已经有11人表态】
4票
感动
4票
高兴
3票
路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