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内参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霍州人寻访霍州营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山西日报   发布者:晋商网编辑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14年10月09日 12:50


 霍州营村的街道十分整洁,南北两条街,东西九条巷

这是一种农具,用来碾麦子。梁红旗说,这个农具和霍州的一模一样

 

 2月26日,《山西晚报》刊发了《寻访京郊山西移民村落》报道,连接起了山西和北京京郊移民村落的浓浓乡情。

 

今年年初,本报对北京大兴的明清山西移民村落进行了寻访和报道,报道不仅连接起山西地方和北京大兴的浓浓乡情,还引发了两地乡亲互访的热情。霍州人梁红旗,就来到了北京大兴霍州营村,见到了乡亲,也真实感受了移民故事的惨烈。

 

知道北京有霍州营,我就来了

 

我知道北京有个霍州营村,还是从我朋友那儿听来的。他是去年在北京无意中发现的。后来,我又从《京霍情》杂志上看到编辑朱忠民写的一篇文章《北京有个“霍州营村”》。再后来,听说《山西晚报》对北京大兴区的山西移民进行了大型专题报道。这接二连三的消息使我对探寻霍州营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通过朋友与杨磊(霍州营村村支书)取得了联系,杨磊十分高兴,并且一定要到车站去接我们。从北京西客站出发,40分钟的路程就到了霍州营村。

 

我们在村委会办公室见到了村里的几位老者,他们听说霍州老乡来了,十分高兴和热情,又倒水又递烟。杨磊的父亲杨振孝,74岁,也担任过村支部书记,杨磊的母亲赵秀荣,67岁,曾担任过村委主任,现在负责村里的环境卫生工作。杨振孝老人说,他小时候家里有饸饹床,经常压饸饹吃,家里做馒头不用发酵粉,用自己家的起面发酵,馒头非常好吃。有人说,闺女出嫁后,娘家逢时过节给女儿送馒头,要做成十二生肖的造型,还要打上红点。小时候听大人说霍州老家的豆腐非常好吃,有讲究的家里还按老家的方法做豆腐吃。还有人说,记得小时候家里备有铁皮擦子,经常做擦圪斗吃。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都说尽管600年了,但霍州的风俗习惯一代一代传了下来,人们对霍州的深厚感情永远不会磨灭。有一次,几个人去买化肥,商店里几种产品中有一种是山西霍州产的,当时就觉得很亲切,一下子就买了好几袋。

 

村委主任梁润海,55岁,和我是同姓。他说,霍州营村共80多户,300来口人,主要是三大姓,梁姓18户,杨姓13户,赵姓17户,另外还有高姓、李姓和刘姓等。全村人均2亩地,以养殖和建筑业为主,也有外出打工的。

 

下午,我们随杨磊和梁润海漫步在霍州营村的大街小巷,在村民们的热情招呼下走进了几户人家。霍州营村南北300多米,东西150多米,南北两条街,东西九条巷。一排排的院落十分整齐和清洁,不少门前都停放着汽车。杨磊介绍说,目前村中各种汽车有50多辆。

 

从流传下来的故事中,感受移民史的惨烈

 

我们走在大街小巷,不时碰见村民和孩子,大家见面都笑呵呵的,十分热情好客,听说是老家霍州的客人,更加亲切。我们在街边和一些院子里不时看到旧时的磨盘和农具,顿时又勾起了我们更加深沉的联想和亲情。我们走到92岁的村民梁鸿儒老先生的院子前,门两边种有两棵槐树,院子里栽着一棵海棠树,院内十分雅静。梁老先生92岁,身体十分硬朗。他说,在明洪武、永乐年间,其先祖梁天右、梁天左俩兄弟从霍州迁移到北京。他的祖宗是梁文孝,父亲叫梁凤来。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叫梁建新,在大兴区植保站工作。梁姓的辈分排列顺序是:文、天、玉、凤、鸿、建。老先生说他是清朝翰林潘龄皋的学生,如今他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儿媳妇画得一手好画,村民们说这是一个书香门第。梁鸿儒老先生说,听老人说,当时官府本来说是谁家不愿移民就到洪洞大槐树下报名,谁知当人们集合在大槐树下时,官兵们不分青红皂白强逼着迁移,实际上是中了官府的诱骗之计。

 

梁老先生的一席话把我带入了600年前的一幕幕背井离乡的惨烈场景:在洪洞广济寺的大槐树下,一大批气势汹汹的官兵,将成千上万的不知缘由的百姓全部包围起来,先将青壮年戴铐上枷,发给凭照,一家一户绳索相拴,如串蚂蚱,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向外迁移的路途。

 

过去,我曾看过有关资料,明朝大移民最早开始于洪武三年,直至永乐十五年,移民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共涉及十八个省,五百多个县。明朝大移民经历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历时50年时间,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对那些移民来讲,这是一种上当受骗无可奈何的委屈,是一场血泪洗面撕心裂肺的挣扎,是一段刻骨铭心不可逆转的厄运。他们拖家带口一步三回头,霍州在他们眼前永远消失了,而最后看到的大槐树却在心里越来越高大粗壮,越来越顶天立地。包括霍州在内的山西移民一直把洪洞大槐树作为思念家乡的物化标志,作为释怀乡愁的精神寄托。时至今日,凡是从洪洞大槐树迁出的移民,都在原州县地名后加上“营村”,作为新居住地的地名。如:霍州营村、赵县营村、绛县营村、泽州营村、长子营村、屯留营村等,同时,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都要栽上几株槐树,以此表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乡情,是永远剪不断的连接

 

为了研究移民历史,我曾和北京大兴区《大兴报》社总编辑卫东海、大兴区文联副主席杨喜莱、大兴区地方志办主任刘奇、青云店镇宣传部长巩国防等同志在一起座谈探讨过大兴区的移民史,也专程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查阅过有关历史资料。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103450人。从北京大兴区《大兴报》主编卫东海等同志写的关于大兴移民的专著中引用了《明实录》中的一组数字,洪武十三年(1381年)河南人口1891000人,河北1893000人,而山西人口4030450人,比河南、河北人口总和还多30万人。

 

明洪武、永乐年间,一个农业占国民经济百分之八九十的王朝,为了发展经济,迅速恢复劳动力,从人口稠密的地方向人口稀少的地方移民,就成了最有效的手段。据蜚声中外的历史地理学者侯仁之先生写的《北平历史地理》一书披露,明初,北京城只是半座空城,可以说城大人少,而山西,尤其是晋南地区则人口密度大,土地肥沃,经济发达,从山西南部挑选大量人口以“实北京”,就成了朝廷的必然选择。于是,明永乐年间,从山西大槐树大规模移民竟达八次之多,其中迁往北京的就有五次。从我能查到的资料来看,起码在《明史·成祖本纪》中载有明永乐二年(1404年)“丁卯,徙山西民万户实北京”。

 

600年来,移民们把当地的历史文化、习俗民风、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等也深深植入新的居住地,这就是现在我们能从霍州营村寻找到那么多来自于霍州深远渊源的文化沉淀的原因。杨磊作为霍州营村的年轻的领头人,在回望遥远的沉重的历史的同时,更注重于当前的发展。他拿出一本《霍州营村建造民俗旅游村构思》,充满自信地给我们描述今后的发展前景。他高兴地告诉我们,2013年,青云店镇霍州营村荣获北京市“郊区生态村先进集体”。霍州营村将围绕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打造“文化旅游之镇”的总体目标,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建造一个集采摘、休闲、娱乐、吃、住、行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旅游村。他特别提出要组织领导班子和村民代表回霍州探亲,考察霍州的旅游发展和各种特产,把霍州的优势和霍州营村的优势科学地结合起来,利用“京霍情”联结两地的乡情。在霍州营村恢复发展霍州的传统小吃饸饹面、碗托子、烧饼、馍头,修建霍州传统土灶,让在北京的霍州老乡到了霍州营村就像回到霍州一样。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方式给霍州到北京办事的人提供方便,吃、住、旅游,甚至帮助看病挂号约专家,快递北京商品等,都可以给予一条龙服务。开始先从霍州为基础搞起,逐步扩大覆盖面,涵盖到山西全省,使山西人到了霍州营村也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通过开发一些本村的优势产品,如大蒜、梨、枣等,还能增加村民收入,加快小康建设步伐。

 

我听着杨磊的讲述,一种浓厚的乡情油然而生。久久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个琢磨不透的问题顿时有了答案:乡情在哪里?乡情是什么?乡情就在这里,乡情在传承中,乡情在发展里。我从霍州营村寻找到了激荡在600年历史中奔流不息的长河,尽管我们对移民史深入了解还需要进一步考古和文献的佐证,但是,就凭一个“霍州营村”的村名,凭着村民们的一腔乡情,就可以说明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霍州营村的先祖是从霍州迁移出去的霍州人。

 

我们希望霍州营村的人回老家看看,这里有你们的血脉,有你们的亲人,有你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的乡情。


TAG: 北京大兴 霍州 朋友 山西 文章


顶:1 踩: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3 (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72 (61次打分)
【已经有1人表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