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学苑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各方评“晋商之死”系列:刘学民:晋商们应该感谢晋商之死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商人杂志   发布者:侯耀晨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09年11月04日 11:17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民晋商们应该感谢晋商之死

  刘学民,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经营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兼行为表现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天韵书院公益论坛”创办人,中国行为表现管 理体系创建者,著名管理思想家,最受中国企业欢迎的管理咨询专家。代表作有中国第一本财经科普读物、商务随想录《慵懒的午餐后》,管理科学创新著作《管理 应该管行为》等。

  日前,刘学民先生就《晋商之死》一书引发的种种争议接受了《中国商人专访,以下是此次访谈实录:

  对煤老板的争议是一种良知的觉醒

  《中国商人》:战时拼武力,和平年代拼经济商业时代,全球各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商帮(商会组织)热”。在《晋商之死》一书中,作者对以晋商为首的中国十大商帮的沉浮,对今天新兴的商帮热多有批评,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

  刘学民:无论从学术,还是从实证角度来说,《晋商之死》不愧是一部经典的晋商发展史。

  批评不怕,怕的是被批评者面对批评的态度;批评者更不可怕,怕的是你还没有去深读这本著作,更没深入去思考书中提及的问题,就一味的否定它,那 才最可怕。晋商群体乃至华夏民族,骨子里最稀缺的就是自我反省与责任担当。日本人涩泽荣一在近100年前著作《论语与算盘》中,批评他们的邻国中国是一个 不上进的好例子,我们今天的中文编辑在翻译的时候,还特意画蛇添足地标注上“此话说于1913年,指晚清”,这是何等的推卸责任。

  自己不敢面对批评,哪怕人家指责你的老祖宗,你就敢于出面推脱,可你是否认真面对过当前的批评呢?

  《中国商人》:新晋商、新浙商、新鲁商等等,全国以“新╳╳”命名的地域性商帮有很多,而且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认同和支持。《晋商之死》中对这些命名提出质疑,您认为新兴商帮是否有必要从命名上跟传统的商帮作出区分?

  刘学民: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说过,存在即合理。既然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这也无可厚非。问题是,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信任的建立正在向契约化转变。

  当然,既然你是新的,也实在没必要加上一个新字来区分旧商帮。别人体验到你新,你才是新,别人体验不到你把天说下来,也未必有什么意义。

  《中国商人》:煤老板究竟算不算“新晋商”在山西引发过争议。你认为这种争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刘学民:每种行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就像你觉得吸烟很难受,可是有人就觉得很爽。有的人天生就喜欢反对别人,就像有的人天生顺溜别人一样,何况这又是一个真正百花齐放的时代呢。

  如果具体到煤老板的身份认同这个问题上来,争论的出现,多是因为一种良知的觉醒,他们在面对身边出现这样一个“群体失去方向感”的煤老板们,否定他们正是为了唤醒传统的诚信、爱家与道德。

  中国历史被一些人严重曲解了

  《中国商人》:《晋商之死》作者说,像“仁义道德之类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价值不再需要被强调了”,这个观点引起了一些晋商网友的质疑,你认为企业和一些商业组织,应不应该把“仁义道德”之类的东西作为企业精神或者商帮精神的一部分?

  刘学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即便是薄薄的利润,只要熙熙而来,就是好现象。读书人和写书人,大多都是善良的人,他们只所以写书给别人看,赚钱还不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帮助别人是其第一要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晋商们应该感谢作者。

  仁义道德,本为华夏名族的立根之本,日本人学我们的祖先学的很到家。这有两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要考量主流社会在倡导什么,如果黑心的野猫不管什么阶段都发达,那好心的家猫也没多大意义,如果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到30年后,主流社会还倡导这样的风尚,那这个社会就要落伍了,没人反对仁义道德才怪。问题是,今天,我们要让好猫也发达。

  第二个原因,仁义道德,就像中国历史被一些人给严重曲解了一样,以为是一般人多么高攀不上的品德。仁义道德是最朴素的做人准则,人人都能做到的 事情。仁者爱人,天下归仁——孔子并没有神化这种品行。舍生取义,临危就难,似乎有些悲壮,可是作为先发起来的人,帮助别人回哺社会又有什么错?道就是规 律的把握,德就是行为的修炼,两个动词连在一起,是多么美好的行为表现修炼啊,怎么成了一个只和高尚相伴的词汇,真是今天华夏文化的悲哀。

  《中国商人》:《晋商之死》作者提出“打倒晋商”这样的主张,有人说作者有文革情结。你如何评价这种争议?

  刘学民:如果是80后90后,他们或许知道文革是怎么回事,但是他们却没有什么文革情结,等那些真正有文革情结的人都故去了,这个词汇说不定时尚得要命。

  所以,我们现存的争议也好,评价也罢,如果用80后90后的语言去诠释,你是不用担心的。因为即便是你过去以为很极端的贬义词,在他们看来,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贬义,甚至多少有些欣赏和褒义。

  再提文革情结,这样的人,真是老了。既然老了,进博物馆算了。

  官商勾结,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中国商人》:《晋商之死》指出“晋商是黑社会”,我仔细读过,发现作者说的现象其实在过去的“十大商帮”中都存在,一些网友也不理解,为什么 单单指出“晋商是黑社会”?你如何评价在商业活动中,其实在各个国家各个时代都会出现的“官商合作”以及商帮内外的其它潜规则?

  刘学民:要想发财快,必须官商勾结,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是很多商人,纯粹做好流通,不依赖官府的先例,也是占了很大的权重,不过就是肉体辛苦些而已。对于这样的称谓,我也不敢苟同。也许人家现在搞煤,本身就是黑商人吧。

  问题是不怕潜规则,就怕潜规则后你怎么去面对经济上的发达。明星发达了就去吸毒,官员发达了就去养二奶二爷,商人发达了就去欺行霸市不帮助弱势 群体,那都不是正常现象。马克思说过,原始资本都是血淋淋的。既然如此,你何不去支持文化的发展呢?文化发展了,就白了,你扶植文化人做好了,社会就会持 续改进和发展,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这样的文化、文明潜规则,如果大家都懂一些,并付诸行动,才是我们的理想。

  《中国商人》:包括节约成本的意识,我接触的温商,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好,而作者在书中说“晋商都是九毛九”,有人认为是在妖魔化晋商。你认为作者是否公正,我们应如何看企业家的成本节约意识?

  刘学民:要说妖魔化,有些夸张了。商人如果没有成本意识,就不能称其为商人了,只有不吃亏,才有可能赚到钱,这是商场的规则。

  《中国商人》:总体而论,你认为《晋商之死》是一本怎样的书?

  刘学民:历史资料翔实,实证考察严谨,问题思考深刻,是一本不错的好书。

  作为一本经济类图书,如果能有详尽的数据作为论据支撑,能图文并茂并透析晋商群体的商业模式体系,那就更是一部经典之作了。


TAG: 晋商之死 刘学民 感谢


顶:6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3.29 (2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3.14 (69次打分)
【已经有23人表态】
7票
感动
5票
高兴
11票
路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