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晋商俱乐部 >> 晋商资讯 >> 晋商学苑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兰州晚报:寻访兰州最后的晋商会馆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山西商人网   发布者:晋商网编辑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服务电话:15300248390 时间:2012年6月09日 15:50


  会馆是漂泊者的暂栖之地,记录着一段段让人值得回味的往事。自晚报刊出“寻访山西会馆追忆晋商往事”的消息后,众多关注晋商的市民给记者打来电话,讲述他们所知道的晋商往事。这些天,记者在寻访会馆的过程中发现,甘肃内的大部分会馆都已经拆了,解放前兰州市内有8座会馆如今已经全部拆掉了,人们只能通过几张模糊的照片看到它们昔日的风采。“在红城镇保存着兰州市最为完整的会馆!这也是兰州最后的一座会馆。”6月2日,兰州市永登县红城镇的读者李先生给记者提供这样一条线索。5日上午,记者赶赴距兰州市八十公里外的永登县红城镇一探究竟。


  A 千年古镇的会馆

  兰州市永登县红城镇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为出兰州西行的第二站。红城初建于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为汉允街(读“铅牙”)县县城所在地,因筑城时,土为红色而得名。北宋时,此地属西夏所有,是西夏的十二个监军司(类似于后世的军区)之一的卓啰和南监军司驻地。

    自古以来,这里就以商贸繁华而闻名甘肃、青海、新疆。据曾长期在永登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工作的史登科先生介绍:“永登是兰州通往青海、河西及新疆的交通要道,商业自明代开始盛行,商号店铺甚多,经营者大部分为山西、陕西商人,主要从事布匹山货日杂等。”到光绪年间,永登县咸水河的店铺达到三四十家,红城子(即红城镇)、连城的店铺达到百余家。解放初,永登县有商铺300多户,仅在县城的九街十八巷内经营的商户有180家,摊贩1000多人。其中比较大的山西布匹商有天成福、信义德、聚兴奎、晋兴奎、大顺成等15家。山西商人在永登县修建了古晋会馆、山西会馆,兴办了晋美小学,晋南蒲剧团还长期在永登县挂牌演出。

  B 250年晋商精神生生不息

  对永登红城镇的寻访我们满怀信心。我们放弃高速公路,选择了普通公路,穿行在村庄之间,速度虽然慢了一点,但路上绿油油的麦子,散发着馨香的沙枣花,让人心情舒畅。兰州市区距离红城镇80多公里,过去步行要花费两天的时间,如今一个小时就轻松抵达。到红城镇后,我们先找到了红城镇政府办公室,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在小巷深处找到了期待已久的“古晋会馆”。

    一座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静静地站在我们的面前,春节时贴的对联泛着淡淡的红色,似乎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如今这里是红城镇文化站。”红城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红城镇文化站康万成站长的带领下,我们穿过戏台下的门洞,走进院内参观了这座被人遗忘了的会馆。穿过门洞后眼前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一座完整的大厅,青砖红柱,古香古色,这不就是我们寻找了好久的会馆吗?“红城镇的古晋会馆有戏台、过厅、大殿三部分,根据过厅横梁上的文字来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7)。长期被人们误称为山陕会馆,根据现在保存下来的石碑(咸丰七年维修时所立)应该叫作古晋会馆。”

    清代中叶正是晋商大规模进入西北之时。他们在红城镇或者贩运西北的骡马到晋中地区,或者把湖南等地的茶叶运送到西北,但更多的晋商只是小本经营,大部分从事杂货铺、当铺、饮食等行业。随着商号的增加,在此地晋商朱伯通等10人的倡议下修建了这座会馆。到了咸丰七年(1858年),西北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快,西北的晋商达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几年之后西北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红城镇的晋商们集资对古晋会馆进行了维修,这时红城镇的晋商已经达到三十余家,规模远远超过以前。我们今天看到的规模就是当年遗留下来的。

    咸丰七年维修后不久,西北地区就陷入了无休止的战乱之中,一直到1949年解放。战乱使红城镇的晋商们损失惨重。

  C 结构巧妙精打细算

  古晋会馆的院子并不大,不到100平方米,清一色的石板铺地,里高外低有利于排水,穿过戏台门洞,几步就是过厅。一站到过厅,凉风倏然而至,精神为之一振。我们不由得称赞这个地方真舒服。康站长指着过厅大梁说,中间一个方梁上墨书写着“大清乾隆二十一年……”这就是会馆修建日期的证据。

    过厅甚为宽大,看来是晋商们聚会的场所。自从1984年此地改成文化站后,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娱乐场所。平常乡亲们到这里下象棋、打麻将、玩扑克,到双休日村民自发组织的秦腔自乐班就在过厅对面的戏台上开唱了。过厅的建设充分引入了自然风,它的一面完全敞开,另一面则和大殿屋檐之间留了一个一尺多宽的缝隙,形成了一种循环。凉风从宽阔的入口处进来,又迅速被后面一尺多宽的缝隙抽走,同时大厅又采用了大径深、朝北设计太阳无法直射过厅,自然就格外凉快。过厅的对面则是戏台,整个戏台分为上下两层,每层五间,上层用来演出,下层则是图书室等。

    大厅后面是大殿,是逢年过节祭拜的地方,过去这里有塑像,如今塑像早已被毁,被改造成了农业技术学校。只有留存下来的壁画——“六爱图”,内容以陶渊明、李白等6人为主体,展示了菊花、莲花6种花的品行。晋商们之所以把这6种花卉画到会馆的墙壁上,无非也是想强调晋商子弟们要学习李白、陶渊明等人的高尚情操。由此,我们也能看到晋商精神的实质“以义取利”。

  D 一段口述的晋商记忆

  “这座会馆能够保存下来,要归功于使用的十几家单位。”康站长介绍说,刚解放时,古晋会馆是红城镇政府(当时为乡)办公地点,后来又成为税务所、卫生院、粮管所、供销社、被服厂等的临时办公地点。直到1982年,这里被交给文化站使用。由于这些单位轮流使用,所以也就少了改造的心思,也就保留了当初修建的原貌。如今古晋会馆被永登县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康站长请来了一位74岁的老人,他是晋商后裔。这位老人叫毛立治,祖籍山西新绛县百张乡北乌头村。他二爷爷毛德恒,清朝末年从山西老家来到红城做买卖,商铺字号“双和成”。老人说具体的年代已经记不清楚了。老人说,咸丰七年古晋会馆维修时所立的碑上有他二爷爷的名字。果然,他在一块刻着信士名字的石碑上找到了他二爷爷的名字“毛德恒”。

    毛立治老人的父亲在二十岁上离开老家,独自一人徒步前往红城,来寻找做生意的叔父,准备接替红城的叔父。他叔父在红城经营着“双和成”的杂货铺,本金共计1600两白银,几家合伙经营,他们家的股本是800两。

    由此推算,毛立治老人的父亲大约在1915年前后来到红城。老人回忆说,他父亲是在1960年去世的,当时是66岁。由此推算,老人的父亲大约是1894年左右出生的,到1915年正好是二十岁左右。那时交通不便,他父亲在路上整整走了40天才来到红城,其间也遇到过劫匪,但空身一人别无他物,劫匪看到无油水可捞,也只能放他一马。

    在苦心经营下他们的生意逐渐做大了,除了“双和成”外,还开设了“双和兴”、“双和昌”两个分号。开始在永登买房子置地在此落地生根了,到解放前夕,他们家有一石种的地。老人说,当时一斗种能种12.5亩,一石种相当于125亩,这些地全部是水浇地。抗战爆发后,山西大部分地方成为沦陷区,老家人纷纷逃难来到甘肃。当时,在红城的晋商也急剧增加。老人说,当时红城有:“同聚成、恒泰伦、天和全、同义和、福泰昌”等字号。可是,由于战争交通阻塞,货物无法运来,晋商逐渐走向困顿。“我们晋商的风光不再了!”

    解放后,在红城的大部分晋商留了下来。他们经常举办各种善事,扶危济困。红城人对他们很尊敬,在这些晋商的后面加了一个后缀词“大(甘肃当地对人的一种尊称)”。于是,红城也就有了“杨大”、“毛大”、“苏大”等称呼。1960年,大部分红城的晋商回老家,如今这里只留了几十家。这些年,红城镇的晋商后裔,经常和山西老家进行联系,相互询问情况。

    毛立治老人说,他是在红城镇出生的,虽然也很想到新绛去看一看,但一直没有机会。毛立治老人还告诉记者,如今在红城镇的晋商后裔中,从事商业的人寥寥无几。

  E 钟口井千里传音报平安

  红城镇的古晋会馆中供奉着“关公”,他既是财神爷,也是晋商的守护神。每年春节、清明、八月十五等节日,人们都要汇集在会馆中拜祭关公,祈求生意兴隆,人财两旺。尤其是过年时节,会馆中每天都有晋商各个商号组织的社火队演出异常热闹。到了晚上,红城的商号们在红城中心的钟鼓楼和南、北、西三面城楼上,都设有横栅栏式的高大灯架,农历正月十三,几乎每个商号门口都挂着各家精心制作的灯和灯谜,千姿百态的灯和奇思妙想的谜语成为灯会上最为耀眼的部分。由此,“红市花灯”也称为是永登八景之一。

    古晋会馆的过厅内有一口井,格外引人注目。关于这口井的来历还有个故事。在过去人们拜祭完关公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敲钟。当时,钟就挂在井的上方,敲一下,声音就顺着井口传出老远,震得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传说钟口下的井和山西老家相连,当钟声敲响后,声音就会顺着井水,从地下一直传到2000多里外的晋南老家。老家的人就会有感应,知道在外面做买卖的亲人们好着呢,也就少了一份担心。


TAG: 甘肃省 会馆 兰州市 汉宣帝


顶:9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2.59 (2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2.79 (111次打分)
【已经有8人表态】
4票
感动
3票
高兴
1票
路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