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老牛湾,黄河水在峡谷间奔涌,碧波倒映着两岸层叠的绿意。长城与黄河在此“握手”,游客在“牛”转乾坤观景台按下快门……曾经的老牛湾村,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雨水裹挟黄土直入黄河。
面对荒山秃岭,人们在石缝中打坑栽苗,创新采用柠条深根固沙、鱼鳞坑保墒、地膜石片覆盖等技术,让油松、樟子松在矸石山上扎下根基……逐步形成山峁良田成片、沟坡绿意盎然、沟底拦河淤地的水保生态治理新格局,不仅有效减少了入黄泥沙,而且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昔日的“生态伤疤”化作护卫母亲河的“绿色长城”。
在生态底色的加持下,老牛湾实现了从深山古村落到国家4A级景区的华丽转身——偏关县以“生态廊道”串联文旅资源,对113公里黄河、长城旅游公路实施绿化美化彩化,新增40余个园林村庄,建成黄河文化公园、诗词长廊等文化地标。景区实现智慧系统全覆盖、多语种导游服务。联合内蒙古推出“一票游三地”通票,串联老牛湾、乾坤湾等景区;39个观景台沿旅游公路星罗棋布,打造“春研学、夏漂流、秋摄影、冬冰雪”的全季旅游模式。
过去,老牛湾村是远近有名的垫底穷村,自古就有“走口外”谋生的传统,当地也留下了“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等顺口溜。如今,生态红利最动人的篇章,写在老牛湾村民的笑脸上,村民都吃上了“生态旅游饭”,全村有近40家民宿客栈,90%的村民投身旅游业。吕庆文是最早返乡的创业者之一,如今他的“吕老大客栈”名气不小。他感叹说:“刚返乡时我只有八间窑洞,接待能力也不行,一年才能挣一两万块钱,这几年政府把景区的基础设施都完善了,游客越来越多,现在我的客栈能同时接待100多客人,一年能挣40多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吕治国说:“这几年,我们村的民宿进行了设施升级,提升了卫生条件和服务质量,游客们住得更加舒心、满意,村民户均收入9万余元。下一步,我们准备购置豪华游艇,让游客在我们这里既能欣赏老牛湾的美景、感受乡村的宁静,又能体验游玩的乐趣。”
6月25日,偏关县政协副主席、水利局局长梁晓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2024年底,我们全县共完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治理面积1215.36平方公里,建成大中型淤地坝102座,累计水土保持率达到58.24%。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实施‘三绿’发展战略,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坚持‘治一方水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美一方家园’,做强做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让水保治理模式接上‘偏关地气’,交出一份属于偏关的特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