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翼城县王庄镇孝义村的农田里,一场关于玉米种植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为提高玉米产量、保障粮食生产,孝义村积极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变等墒种植为适墒种植,变等行种植为宽窄行种植,做到适时播种,增加产量。
5月9日,记者在孝义村的田地里看到,双膜播种机正往返忙碌作业,开沟、铺膜、播种、覆土、盖膜等工序均可一次性完成。这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不仅能将薄膜与滴灌带同时铺设,还能做到干播湿出,及时滴灌。
现场,该县农业专家告诉记者,双膜播种机是集播种、覆膜加滴灌施肥一次性完成,并运用宽窄行种植技术增大玉米苗的通风透光率,可帮助农田实现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这种技术不仅能增加玉米产量,还能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增收
农民感受最真切
村民冯宝生有感而发,“以前我们种玉米都是靠天种植,现在村里引进新技术,水肥一体化随时都可以种,薄膜加滴灌带,种完后就可以浇水,这不仅省了人力,节约了种植成本,还为增收打下了基础。”冯宝生指着眼前刚完成种植的一处地块说道,“以前传统种植都是等行种植,现在引回来的技术是宽窄行,行行是边行,保证了农作物充足的光照和透风,预计每亩可增产四五百斤,同时还能提前种提前收,把以前的二年三茬种植变为现在的一年二茬。”
翼城县王庄镇孝义村率先使用新型机械,借助科技力量赋能农业种植生产,是该县在农业领域推动新技术应用的一个缩影,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翼城县农业生态发展中心副主任李瑞表示,“翼城全县玉米春播面积12万亩,目前已完成播种6.5万亩,其中使用新技术面积2万亩,新技术通过精准控制水肥与时间,确保玉米种子在萌发阶段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实现苗齐苗全,提高玉米出苗率,减少后期大小苗现象,也为日后增收增产打下坚实基础,为更多村民增收擦亮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