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中国传统村落
在精神气质上并不一样
有的如诗般婉约
有的如画般旖旎
有的犹如一首歌
有的宛如一篇散文
但无论如何
这些村落都是繁忙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本期“探访传统村落”专栏
带您走近平定县冠山镇西锁簧村
古村档案
西锁簧村位于平定县西部,地处沟谷、群山环绕,村内山岭起伏、河川较多、道路支岔,因地形如同古代门锁之簧,又位于东锁簧村西面而得名。西锁簧村具体的建村年代已无法考证,但村中的李氏先祖于明朝洪武年间来此定居时,村里已有赵姓人家。西锁簧村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村中有一棵2200多年历史的汉槐,以及河东院、河西院、李氏家庙、娘娘庙等古建筑。此外,做花灯、舞狮子、跑旱船、做面羊、剪纸等民俗文化,亦传承有序。2013年,西锁簧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村子被群山怀抱,颇有硬朗之风,村中有河川流过,增添了妩媚,那棵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汉槐,又给村子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让人不能忘却、久久回味。
提到西锁簧,其村名来源颇有讲究。听村里老人介绍,村子的地形如同古代门锁之簧,又位于东锁簧村西面,因而得名“西锁簧”。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一个个村落出现又消逝。西锁簧村形成于什么年代?村里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不过,相传始居西锁簧村的人家是赵姓家族,他们原本是战国时期赵王的后裔,为了躲避战乱才来此定居。这从村里李氏先祖于明朝洪武年间来此定居时,村里已有赵姓人家一事中,也能窥得一二。数百年间,李氏家族开枝散叶,逐渐成为村中的望族。如今,西锁簧村90%以上的家户为李姓。
每个村庄总有自己的“代表作”。被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省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认定的“三晋第一古槐”,便是西锁簧村的“代表作”。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李乃君介绍,这棵汉槐是西汉初年种植的,树龄有2200多年,是“省级古稀珍贵树木”。汉槐高度在30米左右,树干直径有4米多、周长在13米左右,需要八九个人才能合抱。在漫长的岁月中,这棵汉槐饱经沧桑、看尽红尘,至今仍然冠如华盖、如天蓬,郁郁葱葱。
提到中国传统村落,总离不开古建筑,西锁簧村也不例外。这里的古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所建,以砖木结构、石砌窑洞为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绵延幽深的河东院、古朴精致的河西院以及雕工精美的娘娘庙、历史悠久的李氏家庙、造型美观的关帝庙等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院落中门楣、斗栱、雀替、门罩、抱鼓石,影壁上的木雕、石雕,样式丰富、构图精美、寓意深刻,展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其中,李氏家庙是李氏族人集资建起的宗祠。相传,李氏先祖于明朝洪武年间来此,开山成田、凿石搭房、娶妻生子,其6个儿子形成六大股,已绵延二十多代。此外,河西院院落布局复杂,有“七十二道门”之称,建筑均为硬山式屋顶,部分保留了传统的木雕镂刻花纹,是村内传统建筑代表之一。
乡村是人们最初始的记忆和赖以生存的家园。每每谈论乡愁乡韵,除了那些可以抚摸的古建筑,还会有承载着人们共同情感和回忆的民俗文化。西锁簧村民俗文化众多,且大多传承有序,如做花灯、舞狮子、跑旱船、做面羊、剪纸等。元宵节前后,西锁簧村会举行隆重的花灯会。花灯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庙会前,家家户户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先绘制图案,再动手制作花灯。做花灯给热闹的元宵节增添了很多乐趣。同时,村里还会组织专人舞狮子,欢庆佳节、祈求平安。舞狮子的时候,“狮子”时而搔痒、舔毛,时而伸腰、打滚,时而掏耳朵、打舒张,再配合表演者跳、转、腾、扑等动作,一个个或憨态可掬、或性格凶猛的“狮子”,跃然眼前。
近年来,西锁簧村盘活闲置厂房,“腾笼换鸟”引进山西鼎正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山西金醴源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平定县逸盛农牧有限公司等企业,不仅让土地生金,还帮村民解决了就业难题。此外,村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修建住宅小区、清理垃圾、建设休闲广场、实施清洁取暖工程、清理河道等,让村子“颜值”提高的同时,也让村民生活更加幸福。李乃君介绍,下一步,西锁簧村将进一步结合村里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等,深入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以“农”兴乡村、以“文”促发展、以“旅”期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