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___  冯南垣  河南省晋商会 

国联证券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3-03-30 17:40     浏览:275    
核心提示:国联证券(601456)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总资产743.82亿元,较2021年增长12.80%;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权益为167.61亿元,较2021年增长2.32%;报告期内,本集团营业收入为26.23亿元,同比下降11.59%;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7亿元,同比下降13.66%。经纪及财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晋商年会  全球晋商年度峰会

国联证券(601456)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总资产743.82亿元,较2021年增长12.80%;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权益为167.61亿元,较2021年增长2.32%;报告期内,本集团营业收入为26.23亿元,同比下降11.59%;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7亿元,同比下降13.66%。

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实现收入7.77亿元,同比下降8.35%;投资银行业务实现收入5.13亿元,同比下降7.63%;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实现收入1.97亿元,同比下降24.27%;信用交易业务实现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0.82%;证券投资业务实现收入6.32亿元,同比下降22.80%。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本集团所属行业为证券行业,主要业务分为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信用交易业务及证券投资业务五大板块。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改变。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一年来,证券行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形成、价格发现、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能力,有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根据中证协统计,2022年,证券公司持续夯实资本实力,行业风险管控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22年末,行业总资产为11.06万亿元,净资产为2.79万亿元,净资本2.09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4.41%、8.52%、4.69%。行业整体风控指标均优于监管标准,合规风控水平健康稳定。2022年,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证券行业经营业绩短期承压。全行业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9.73亿元,实现净利润1,423.01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21.38%、25.54%。

本集团各业务板块的行业发展情况具体请参阅本节第三项“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

市场环境

2022年,国内证券市场整体活跃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根据沪深交易所数据,全年沪深市场股票基金成交额247.67万亿元,日均股基成交额10,234.33亿元,同比下降9.99%。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不断深化财富管理转型,持续改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通过优化资产配置体系和产品体系,基金投顾策略更加丰富,业务保有规模保持行业前列;

建立了以销售者教育和投资者教育为核心的客户服务体系,探索线上客户经营和服务模式,搭建“大方向”公众号等线上投教平台,累计用户数超100万;加快重点区域业务布局,浙江分公司正式开业运营;持续加强团队建设,实现财富规划师队伍逆势扩张,初步建成内训师体系。

2022年,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为4.26亿元,同比下降13.84%;公司股票、基金代理买卖证券交易额为24,246.02亿元,市场占有率为0.49%,与2021年基本持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客户总数158.38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14.30%。

报告期内,公司金融产品销售额为581.55亿元,同比增长27.12%。其中:自主研发资产管理产品销售额为456.70亿元,同比增长122.61%;第三方基金产品销售额为31.43亿元,同比下降79.48%;第三方信托产品销售额为17.91亿元,同比下降62.78%;其他金融产品销售额为75.51亿元,同比增长47.96%。

报告期内,公司基金投顾业务保持稳健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基金投顾业务签约总户数24.03万户,基金投顾签约资产规模68.80亿元。

2023年展望

2023年,公司将持续加强销售队伍规模和能力建设,夯实客户和业务规模增长的基础;加大线上布局,创新经营模式,提升线上获客和线上服务能力;搭建数字化运营体系,加快数字化转型,同时通过外部合作方式,搭建科技赋能生态体系;完善围绕“小B大C”的客户服务体系,聚焦资产配置,推动以基金投顾业务为基础的配置业务形成规模优势。

(二)投资银行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华英证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具体主要包括股权融资业务、债券融资业务、财务顾问业务和新三板业务。

1、股权融资业务

市场环境

2022年,一级市场整体发行节奏较去年有所放缓,新股发行数量有所下降。但全面注册制改革不停歇,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错位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愈发增强。根据Wind统计,2022年沪深A股市场发生股权募资项目954个,较去年同期减少249个,合计募集资金15,536.91亿元,同比下降15.62%。其中,全年IPO发行416个,同比减少104个,融资规模达5,223.34亿元,同比下降13.37%;再融资发行538个,同比减少145个,融资规模达10,313.58亿元,同比下降16.71%。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2年,在IPO发行数量和融资规模均下降的市场形势下,华英证券紧抓全面注册制改革历史机遇,持续做大股权业务。全年完成IPO项目3单,承销金额较去年增长2.5倍,另有过会项目4单,申报在审项目2单,辅导项目13单。

再融资业务方面虽受市场走弱影响,但华英证券主动转变业务策略,锚定可转债品种,成功发行1单28亿元可转债,另有1单可转债和1单定增取得批文,1单可转债申报在审。

根据Wind排名,华英证券IPO承销金额排名市场第30位,再融资承销金额排名市场第19位。报告期内,华英证券荣获年度IPO承销快速进步奖、2022“新锐投行”及“主板融资项目”君鼎奖,获得了市场高度认可。

2023年展望

2023年,华英证券将持续做大IPO业务规模,全力将其打造为投行品牌业务;进一步以“投行+投资”特色业务模式为抓手,深入开拓优质客户、挖掘业务机会;持续做强无锡根据地股权业务,做大无锡地区IPO项目储备;优化股权业务结构,增强科创板项目储备;重视北交所赛道,积极推动“专精特新”优质企业上市;加强现有客户综合金融服务,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债券融资业务

市场环境

2022年,国内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1.9万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56.0万亿元,同比增长5.4%,交易所市场发行5.8万亿元。2022年,国债发行9.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7.4万亿元,金融债券发行9.8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3.8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3345.4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0.5万亿元。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2年,华英证券债券业务积极创新,完成了全市场首单数字经济公司债和自身首单创新创业债、可交换债项目,不断丰富债券品类,拓宽服务链条。同时,华英证券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加大绿色债和乡村振兴债的开拓力度,积极响应国家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政策,完成6单主体为民企的债券发行,为民企融资提供金融支撑。

报告期内,华英证券合计完成债券项目99单,政府债分销27单,合计承销金额393.92亿元。另有已取得批文待发行债券项目40单,在审债券项目35单,待发行规模超千亿元。

2023年展望

2023年,华英证券将持续加大债券项目储备,提升债券服务专业能力;继续提升无锡地区债券承销业务优势,进一步扩大无锡地区债券市场占有率;加深投资机构维护力度,扩大债券销售网络,提升债券销售能力;加大债券创新项目,侧重国家战略品种,强化服务特色。

3、财务顾问业务

市场环境

根据Wind统计,2022年我国并购重组市场(不含境外并购)公告的交易数量为9,155个,交易金额为24,997.84亿元,同比下降13.19%;完成的交易数量为4,092个,交易金额为5,601.44亿元,同比下降57.14%。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2年,A股并购市场依然低迷,但以产业整合为目的的并购逐渐升温。华英证券通过匹配客户资源、强化业务协同,为优质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财务顾问服务,全年完成财务顾问项目(不含新三板)53单,项目数量同比提升10.42%。

2023年展望

2023年,华英证券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做好核心客户服务工作;通过再融资业务和综合金融业务促进并购重组业务发展;深入产业和行业研究分析,寻找并购业务机会;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提升并购综合服务能力。

4、新三板业务

市场环境

2022年末,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共6,580家,同比减少352家,总市值21,181.44亿元,同比减少7.28%;全年新三板市场募资总额232.28亿元,同比下降10.55%。截至报告期末,新三板成指收于959.97点,同比下跌15.66%;新三板做市指数收于1,222.31点,同比下跌16.03%。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2年,华英证券新三板业务继续坚持以客户拓展覆盖为基础,以价值发现和价值实现为核心,推进挂牌业务、完成日常督导工作。同时,高度重视质量控制,有效防范业务风险。全年完成推荐新三板挂牌项目5单,发行项目5单,并购重组项目1单,持续督导企业数量88家。

2023年展望

2023年,华英证券将持续完善新三板业务管理体系和市场开发体系,以价值发现和价值实现为核心,带动其他相关业务的发展,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新三板综合服务。

(三)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

1、资产管理

市场环境

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实施,资产管理行业全面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服务客户能力,深化净值化转型,逐步迈入稳健发展新阶段。随着监管“一参一控一牌”的利好政策落地,券商加速布局资管子公司并积极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公募化转型提速。与此同时,公募REITs试点深入推进,数字化变革加速业务升级与生态重塑,产品创新持续展现活力。根据中证协数据,截至2022年12月末,证券公司受托资产管理总规模达9.76万亿元,同比下降10.29%。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2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把握财富管理转型的新发展机遇,坚守专业价值,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打造和强化具有行业竞争力的投研能力,搭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匹配不同风险偏好的产品体系,通过专业化的资产配置和多元化的策略输出,满足投资者持续多样化、深度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多个产品兼顾业绩优和规模升的平衡,在行业及客户端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共计275个,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资金1,020.4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公募基金(含大集合)产品4个,资产规模72.06亿元;集合资产管理计划71个,资产规模116.78亿元;单一资产管理计划160个,资产规模546.57亿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40个,资产规模285.07亿元。

2023年展望

2023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继续坚守专业价值,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将继续内外兼修,做好动态资产配置工作,进一步夯实在固收、固收+、FOF配置、权益及衍生品、ABS等五大领域的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客户开发能力和综合金融服务水平,锻造自身财富管理的特色。同时,做好资管子公司设立筹备,重视中后台支持服务能力的发展,推进业务数字化建设,统筹合规内控、机构服务、投研一体化等系统平台体系化,提升专业运营能力。

2、私募股权投资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国联通宝下设的股权投资基金开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

市场环境

2022年,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总体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在国有大型政策性引导资金及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的拉动下,国内股权投资基金募资总规模同比上升。股权投资市场底层制度不断完善,监管部门陆续出台监管细则及指引,进一步促进私募股权行业规范发展。受益于全面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股权投资基金项目退出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国联通宝不断优化业务架构体系,继续加强行业研究,强化重点领域的深度布局;不断挖掘行业优质项目,持续做好投资业务项目储备;不断加强与上市公司、产业集团的合作,管理规模实现跨越式的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国联通宝存续备案基金15只,存续管理规模为47.78亿元,其中2022年新增5只基金产品,规模为15.12亿元。报告期内,国联通宝加大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投资布局,投资总额累计8.94亿元。

2023年展望

2023年,国联通宝将持续提升投研能力,深耕重点产业,进一步扩大管理规模,提升市场知名度,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巩固组织建设成果,落实合规风控管理要求,完善投后管理体系;加强部门协同,深入挖掘投后增值服务能力,依托公司全业务链优势,打造全面立体的资本资产服务体系。

(四)信用交易业务

1、融资融券

市场环境

2022年全市场融资融券余额较去年有所下降。截至报告期末,全市场融资融券总余额达到15,403.92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4,445.11亿元,融券余额为958.81亿元,与2021年12月末融资融券总余额18,321.91亿元相比,同比下降15.93%。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线下及线上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对分支机构的展业培训和服务支持;增强内部协同,实现融券业务链闭环,为高净值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公司券池的建设,满足高净值客户的融券需求;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感;重视风控管理,加快推进担保证券及标的证券智能化风险模型建设,强化事前风险预警及措施,为客户及公司的资金安全提供基础保障,避免风险事项发生。

截至报告期末,客户信用账户开户总数为2.54万户,同比增长4.68%;客户融资融券总授信额度为697.09亿元,同比增长5.03%;融资融券期末余额为89.64亿元,同比下降13.85%;融资融券业务实现息费收入5.68亿元,同比下降7.42%。

2023年展望

2023年,公司将进一步优化融资融券业务支持体系,完善客户分类体系,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为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业务服务与支持。同时,着力解决零售客户两融业务拓展瓶颈,并进一步完善针对机构客户的专业服务体系与能力建设。

2、股票质押式回购

市场环境

当前沪深交易所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运行平稳,市场规模较上年度相比基本持平,监管部门持续推进股票质押风险防范工作,存量风险得到基本控制,但市场股票质押利率整体下行明显。目前新增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集中于盈利能力较好的优质公司,但股票质押业务风险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防范化解股票质押风险具有一定长期性和复杂性,自有资金股票质押业务仍需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重点防范个股经营风险。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进一步明确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发展策略,在严控、化解业务风险的前提下审慎展业;公司股质业务风险项目规模有序压缩,风险已大幅度化解,连续四年无新增风险;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融资业务顺利开展,业务规模稳步增长,该品种融资工具已成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期权方式的主要资金来源。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本金余额为38.57亿元,较2021年底规模38.15亿元增长1.10%。其中,投资类(表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21.67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275.84%;管理类(表外)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16.90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239.89%。

2023年展望

2023年,公司将持续强化股票质押项目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及模型建设,加强行权融资业务市场分析及项目研究,在原自有资金股票质押业务的传统模式基础上,全面围绕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等客户的实际需求,定制综合投融资方案,拓展多维服务业务。

(五)证券投资业务

市场环境

2022年,受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大宗商品涨价推升物价上涨以及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等多种因素的不利影响,股票市场在年初和三季度出现了两轮较为明显的调整,上证综指创出自2021年2月以来的新低。全年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下跌了15.13%和25.85%。

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货币政策持续放松,央行先后两次下调MLF利率共计20BP,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计0.5个百分点,两次下调1年期LPR共计15BP、三次下调5年期LPR共计35BP。与此同时,房地产政策持续发力,稳工业、扩需求各项政策效能也在四季度加快释放。在上述经济和政策背景下,2022年债券收益率先下后上,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年窄幅震荡、振幅不超过40BP;信用品种全年波动较大,1-10月整体以下行为主,但进入11月以后市场大幅调整,信用品种收益率快速上行,以1年AA+中票为例,年末估值收于3.01%,较年初上行14BP、较年内低点上行85BP。

经营举措及业绩

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方面,公司始终以绝对收益为目标,贯彻价值投资理念,坚持防守+反击的战术安排,以基本面研究为抓手,聚焦低估值或成长性好的行业和公司,在兼顾风险和收益的同时稳健开展业务。2022年,权益证券投资业务保持相对较低的持仓规模,并通过提前布局、深度挖掘等方式,抓住了生物医药、新能源行业的部分机会,抵御了市场的不利冲击,全年收益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固定收益业务方面,公司不断完善和优化业务布局,一方面丰富投资策略、严控信用风险,实现较好的投资收益,一方面加大资本中介业务投入、加强场外业务渠道建设,客户服务向纵深发展。伴随业务的发展,公司债券交易量亦持续增长,并获评上交所债券市场2022年度“债券优秀交易商”、多次获得外汇交易中心X-Bargain系列奖项,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股权衍生品业务方面,公司致力于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投资需求,为机构客户在细分领域提供专业服务,业务体系已涵盖场外衍生品销售交易服务、量化投资业务、做市业务。2022年场外期权和收益互换存续名义本金及客户数量稳健增长。根据中证协2022年公布的证券公司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收入情况,公司位列行业第10。

2023年展望

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强化投研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研判,加大基本面研究力度,稳健开展股票投资业务。2023年国内A股市场虽仍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可以乐观地看到,宏观政策的持续宽松将继续为市场提供较好流动性,国内经济的逐步复苏带动市场预期的回暖,全球加息进程的暂告段落或者转向,这些因素都将支撑市场处于相对乐观的局面。2023年公司权益投资业务将继续着眼于中长期机会的布局,进一步精选成长个股,并辅以定增、可转债等策略投资模式,同时灵活运用仓位调节、期货对冲等方式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稳健开展股票投资业务。

固定收益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秉承稳健投资和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业务理念,不断提升投研能力,在做好大势研判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风险暴露小、波动低的对冲策略开发,强化信用风险筛查、严格控制信用风险暴露;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推进新业务资格落地,力争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股权衍生品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推动客户资产配置多元化,坚持在细分领域创造一流产品和服务,并构建多元化量化投资组合与量化私募生态,努力为交易所市场提供流动性、形成交易所产品生态。未来公司将积极争取股票期权做市及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等各类交易牌照,不断提升各类交易工具和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报价能力,同时加强销售体系建设和产品铺设,并持续完善业务治理。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独特的区位优势

无锡、苏南和长三角区域是国内经济总量最大、最具活力、发展质量最高、上市公司和高净值人群最多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区域GDP总量在全国占比近四分之一,江苏省GDP总量超10万亿元,无锡市GDP总量超万亿元,证券公司客户、市场极为广阔。无锡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发祥地,制造业基础雄厚,作为国家创新试点城市、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城市之一,在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上建立了产业集群,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这些产业都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作为区域券商,在服务区域企业上具备天然优势。无锡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战略支点,具备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的独特区位优势,未来在对接区域一体化、省域一体化和苏锡常一体化上大有可为,公司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A+H股两地上市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公司H股于2015年7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A股于2020年7月31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国内证券行业第13家A+H两地上市公司。公司通过A+H两地上市,有效提升了资本实力,为业务规模的扩张和抵御市场风险夯实了基础,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打开了两地资本市场的长期融资渠道,有利于未来进一步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降低公司综合融资成本。

3、行业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公司的高级管理团队在证券和金融服务行业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能力,能够深刻理解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商业判断,及时捕捉商机,并审慎科学地调整业务策略。特别是管理团队在境外和跨境业务领域的经历将有助于公司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开辟新的业务增长领域。在团队的带领下,公司将对照市场最佳实践,打造业内领先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流程,加速成为一家具有现代化管理机制的投资银行。

4、稳健、高效的经营管理和审慎的风险管控

公司多年来坚持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稳步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升级,优化公司收入结构和利润来源,实现了连续多年盈利,是目前我国证券公司中成立以来(1999年至今)连续盈利的少数券商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健全和完善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公司规范经营和稳健发展。

公司严守合规底线,认真落实监管部门各项要求。持续修订完善公司合规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加强合规考核,确保合规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借鉴行业最佳实践经验,积极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内部信评体系和风险管理系统,及时防范化解业务风险;同时,强化对合规风控人员的履职保障。公司坚持“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原则,审慎开展创新业务,严格限定高风险类型业务的风险敞口,并加强风险监测。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详情请参阅本节“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2年受美联储加息、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全球经济承压。进入2023年,全球经济或仍面临较大挑战,美联储快速加息后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影响将显现。根据IMF数据,2023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7%,较2022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1%,较2022年回落1.3个百分点,是经济回落的主要拖累,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相对具有韧性,预计增长3.7%,与2022年持平。主要国家中仅中国和少数个别国家经济增速较2022年有所提升,今年中国经济GDP增速预计将达到5.1%(两会确定增长目标为5%),较2022年提升2个百分点。

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受到地产信用危机恶化、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多因素的严峻挑战,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展望2023年,随着美联储加息放缓,地产“三支箭”等政策组合拳出台,压制经济的因素有望缓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二十大报告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数字经济等行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股权资产有望迎来黄金时期。在“房住不炒”、理财产品净值化的大背景下,居民财富有望加速向权益资产转移。与此同时,证券行业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证券公司主要持牌业务已基本形成转型共识:从通道型投行向产业型投行转变,用产业思维去推动企业资本运作;从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变,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投资和财富传承需求;从通道资管向主动管理转变,发挥价值发现功能;从自营模式向交易中介转变,成为市场流动性和解决方案的供给方。

从证券行业竞争格局看,受商业模式同质化影响,中国证券行业目前较发达市场还相对分散,目前国内证券公司已达140家,2022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中前10大券商的营业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50%提升至65%,归母净利润占比从55%提升至72%,行业集中度再度攀升。但从国际对比看,美国市场主流的全能投资银行不到10家,日本头部三大证券公司占据行业过半利润,中国证券行业仍相对分散,彼此间的同质化也很强,未来集中度提升仍是大势所趋。由于头部券商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坚实的客户基础、专业的人力队伍,其相对竞争优势是愈来愈明显,整个业态已显现头部公司强者愈强的寡头态势,中小券商的竞争压力或进一步加大。

但作为区域型券商,注册制改革有望带来更多业务机会。注册制下IPO审核速度加快,资本市场规模扩容加速,投行业务整体增长;同时也给证券公司带来更多直投和跟投业务机会。注册制改革为中小新兴券商带来了更多机会。注册制以来很大比例的增量项目来源于中小型科技企业,而这类项目通常为区域型特色中小券商承接。与此同时,长三角一体化已晋级国家顶级战略,在参与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本地券商有望获得更多的业务良机。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未来的战略定位是进一步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成为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提供全面金融解决方案的领先投资银行,成为地方区域市场乃至全国市场(某些领域)中最重要的投融资安排者、交易组织者、财富管理者和流动性提供者,为无锡及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经营计划

2023年,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最新要求,准确研判境内外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形势,力争有效把握业务机遇、规避大的市场和信用风险,推动公司发展迈上新的阶段。公司将把发展的重心从“补短板”逐步转向“铸长板”,在继续扩大资本和业务规模的同时,努力在部分细分市场和业务上建立差异化优势;坚持泛财富管理转型的战略方向,不断提升主要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和中后台的管理服务能力,塑造新锐成长财富管理特色券商品牌;关注可能存在的外延式发展机会。

(四)资金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开展,付息成本整体呈下行趋势。未来公司将继续提升资金总体配置效率,并不断探索新的融资品种、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保证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科学安排负债规模和结构,保持合理稳健的杠杆水平,加强风险意识防范流动性风险,保障流动性安全。

(五)可能面对的风险(包括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以及合规风控、信息技术投入情况)

1、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

2023年,我国经济有望进一步恢复,但宏观经济及证券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对公司持续稳健经营带来一定压力。公司风险治理总体描述、风险治理组织架构、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详细介绍具体如下:

(1)公司风险治理总体描述

公司以发展战略为指引,建立覆盖各类业务、各类风险、全流程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合理运用量化指标为主的多种风险管理工具,确保公司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以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促进公司形成良好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为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2)公司风险治理组织架构

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包括四个层级:董事会及风险控制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及其他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部门内设的风险管理组织。公司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

①董事会及风险控制委员会

董事会对公司的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董事会主要履行以下职责:推进风险文化建设;审批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基本制度,聘任首席风险官;对公司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如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重大风险限额、信息披露等进行审批;审议评价风险管理报告及实施情况等。董事会可以授权其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履行其全面风险管理的部分职能。

②高级管理层(包括首席风险官)及风险管理委员会

公司高级管理层承担在经营管理中组织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各项工作的责任,主要履行以下职责: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并适时调整;建立健全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经营管理架构,明确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建立部门之间有效制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建立完备的信息技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建立涵盖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根据董事会审批的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及重大风险限额等,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执行方案,确保其有效落实;对其进行监督,及时分析原因,并根据董事会的授权进行处理;定期评估公司整体风险和各类重要风险管理状况,解决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向董事会报告。

公司在高级管理层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在董事会和管理层授权范围内,负责公司整体的风险监控和管理工作,制定并调整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审批各类风险限额,以及对涉及风险管理的重要事项进行决策审批。

公司设立首席风险官负责协调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由董事会聘任专职人员担任。其主要职责有:组织实施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审查批准公司风险管理规划和风险计量方法、模型以及指标;组织制定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政策,评估重大的市场、信用、流动性、声誉等风险;组织对业务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调查和质询;对发现的重大风险隐患及时向公司总裁报告,并对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对于重大风险隐患或风险隐患整改未达标的,有权向董事会及其风险控制委员会或监事会主席进行报告。

③风险管理部及其他风险管理职能部门

公司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包括风险管理部及其他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其他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包括:合规法务部、财务会计部、资金运营部、信息技术总部、运营管理总部、党委办公室等。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有:贯彻法律法规及规范准则,拟定风险管理制度和程序,提交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公司总裁办公会审查批准;负责研究开发风险管理的各种方法和工具,对估值与风险计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和评价,建立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及预警机制,确保各种风险管理控制措施适当、有效,使各项业务操作符合法律规范和公司风险管理政策;评估公司开展新产品、新业务的风险情况,设计风险管理流程和控制措施,对业务制度和流程进行审查;负责相关风险的日常监控工作,监测相关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对公司风险管理制度、风险限额、授权管理体系的遵守情况,记录监控情况;开展压力测试与敏感性分析,并实施事后检验和有效性评估;向公司高级管理层(含首席风险官)提供独立的风险管理报告。

风险管理部作为组织实施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专职部门,在首席风险官的领导下推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监测、评估、报告公司整体风险水平,对优化公司的风险资源配置提出建议,并为业务决策提供风险管理建议;协助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风险限额等风险管理指标,监控、报告风险限额等风险管理指标的执行情况;协助、指导和检查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

④公司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下设的风险管理组织

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对风险管理承担直接责任。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负责人应当全面了解并在决策中充分考虑与业务相关的各类风险,及时识别、评估、应对、报告相关风险;各部门指定专人协助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3)公司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详细介绍

①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导致公司持有金融资产发生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权益价格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和汇率风险。公司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权益投资业务、固定收益业务、股权衍生品业务等境内、外金融市场业务。

公司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体系,将公司整体的风险限额分配至各业务部门及业务条线。业务部门作为市场风险的直接承担者和一线管理人员,对业务敞口和限额指标进行动态管理,风险管理部独立对公司整体的市场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监测和管理,并将结果向公司管理层进行汇报。

公司通过每日计算损益、敞口、基点、久期、希腊字母等指标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监测,不断完善VAR和压力测试计量机制,对公司的潜在损失进行监控和分析。

②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融资方、交易对手或发行人等违约导致损失的风险。公司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融资融券等融资类业务;互换、场外期权、远期、信用衍生品等场外衍生品业务;债券投资交易(包括债券现券交易、债券回购交易、债券远期交易、债券借贷业务等债券相关交易业务),债券包括但不限于国债、地方债、金融债、政府支持机构债、企业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同业存单;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等。

公司通过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对交易对手或发行人的信用级别进行评估,辅助压力测试、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开展风险计量,通过准入、集中度等手段来管理信用风险。同时,公司建立了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及时开展监测分析,跟踪各类业务和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资质变化情况,及时开展预警和报告,适时调整授信额度。

③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公司各类业务的快速发展都对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司建立每日头寸管理和定期流动性分析机制,对各业务资金使用规模进行动态管理,制定相应的融资计划,通过完善流动性应急计划、压力测试等,完善流动性风险日常管控机制。公司实施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根据业务规模、性质、流动性风险偏好、市场情况等因素,设定流动性风险限额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公司还建立了流动性储备资产管理制度,通过持有充裕的可随时变现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应对潜在资金需求。

④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信息技术系统,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公司不断优化内控机制,针对性开展操作风险识别和有效性评估工作,持续开展业务评估、业务流程梳理与制度审核,规范业务流程,防范风险发生;持续收集整理内、外部风险事件,补充操作风险事件库。此外,公司通过内部培训、考核等多种方式不断强化各岗位人员的行为适当性与操作规范性,加强风险文化宣导,增强员工风险意识;完善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确保设备、数据、系统的安全,防范信息系统故障造成的操作风险。

⑤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公司或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或执业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准则而使公司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采取监管措施、给予纪律处分、出现财产损失或商业信誉损失的风险。

公司建立了有效、完善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及合规管理组织体系。同时,公司通过合规监测、合规检查、合规审查、合规督导和合规培训等方式对公司运营中遇到的合规风险实施有效和全面的控制。

⑥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公司经营行为或外部事件、及其员工违反廉洁规定、职业道德、业务规范、行规行约等相关行为,导致投资者、发行人、监管机构、自律组织、社会公众、媒体等对公司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公司品牌价值,不利于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

公司强化声誉风险防控人人有责的理念,形成有效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舆情监测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对外信息发布机制,加强日常舆情研判,提高风险防控前瞻性、针对性,多措并举提升声誉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水平。

2、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和净资本补足机制建立情况

根据《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要求,公司已建立风险控制指标的动态监控机制,风险管理部对各项风险控制指标进行动态监控,风险控制指标监控系统运行状态良好。报告期内,公司净资本、风险控制指标、流动性指标均符合监管规定。公司严格按照《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要求,及时向监管部门书面报告风险控制指标数据及达标情况。针对指标变动达到一定幅度的情况,及时向当地证监局报告。公司合理运用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等手段,确保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在任一时点均符合监管规定。

公司已建立净资本补足机制,当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接近或触及监管预警时,公司将及时采取压缩自营投资规模、募集资本金、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发行次级债等方式补充净资本。

3、公司落实全面风险管理情况

公司在合法合规、稳健经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并在风险管理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团队的风险管控和应对能力。

(1)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方面,公司建立了董事会及风险控制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及其他风险管理部门、部门内设的风险管理组织四个层级管理架构,保障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公司已将子公司华英证券、国联通宝、国联证券(香港)、国联创新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在风险管理制度方面,公司以《国联证券全面风险管理基本制度》为基础,针对不同风险类型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办法,规范了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应对和报告的方法和流程,以保证公司实现风险全覆盖及“可测、可控、可承受”管理目标。

(3)在风险管理控制措施方面,公司建立了风险指标体系,通过风险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类业务风险指标、监管指标的动态监控与预警。公司不断完善风险信息沟通机制和风险报告机制,确保相关信息传递与反馈及时、准确、完整。公司根据风险类别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触发条件、风险处置的组织体系、措施、方法和程序,并通过压力测试、应急演练等机制进行持续改进。

4、公司合规风控及信息技术投入情况

公司高度重视合规风控管理能力建设,持续提高全面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的专业化和自动化水平,保障各项业务平稳有序发展。2022年本集团在合规风控方面投入为8,259.35万元,占上一年度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78%;公司高度重视对信息技术的持续投入,不断进行基础设施改造、设备更新及其它技术升级,2022年本集团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21,484.60万元,占上一年度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24%。 

 
标签: 国联证券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振东制药·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潞宝集团·韩长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聚义实业·王殿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振兴小镇·牛扎根【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融德创世·郝金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