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___  河南省晋商会  冯南垣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七种尴尬状况

   发布时间:2022-05-16 10:54     来源:焦点汇    浏览:91    
核心提示:01.疫情常态化,戴口罩变得和穿衣一样天经地义图片疫情已经三年了,未来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几年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出生的孩子,在他们的认知中,戴口罩将变得和穿衣一样天经地义。我朋友和我说,他出门经常忘了戴口罩,每次都是她女儿提醒他,而她女儿才三岁。02.车满为患,车辆将无处停放图片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01.疫情常态化,戴口罩变得和穿衣一样天经地义

疫情已经三年了,未来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几年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出生的孩子,在他们的认知中,戴口罩将变得和穿衣一样天经地义。

我朋友和我说,他出门经常忘了戴口罩,每次都是她女儿提醒他,而她女儿才三岁。

02.车满为患,车辆将无处停放

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买车的门槛越来越低,选择也越来越多,不少家庭已经不止一辆车了,两辆三辆的不在少数。

如此一来,车满为患,城市与乡村都是寸土寸金,车辆根本没有地方停放。

我住在城市相对边缘的地方,每回开车到市中心,都是我最窝心的时刻,后来我学聪明了,只有远行走高速我才开车,城市里面,一律乘坐公共交通,虽然辛苦一点,但心里好受多了。

当然,糟糕的现实会逼迫着我们想方设法研发高层智能泊车系统,停车向空中发展。否则,解决不了停车问题,社会将面临寸步难行的灾难。

03.很多人不愿意生孩子,丁克家庭越来越多

从计划生育到鼓励生育,国家面临国情的变化。但是,尽管现在提倡生二胎三胎,但年轻人愿意生育的极少。大多数目前只生一胎,不想生二胎,三胎就更不可能了。

过去老年人喜欢隔代亲,愿意子女早婚早育多生,而现在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也没那么积极了。甚至,一些年轻人都选择做丁克家庭,不要孩子。

我身边的朋友大部分都生了小孩,但大都表示暂不考虑二胎。一来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好,赚钱越来越难了,不想加重经济负担。二来夫妻俩都要上班,没人带养。三来现在很多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更看重过好自己的生活,不想被孩子束缚。

04.没人愿意做农民工,劳动岗位将招不到人

现在年轻人与上一代人不同了,与上上代人更是有本质区别。

上一代人和上上代人,因社会与生活的相对落后和贫困,几乎没什么文化,想赚钱改善生活,除了在家努力种田多打粮食外,就是外出务工。

所以在基建工地,在各种需要小工的建设单位和场所,到处都可以看到农民工。

现在不同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水平的显著提高,年轻人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思潮的改变以及很多不良风向的影响,年轻人普遍都吃不得苦,认为体力活来钱慢,也赚不到钱,有的想“躺平”,有的都想赚快钱、梦想一夜暴富,于是乎一窝蜂直播带货、炒股、炒楼、考编制等等。

所以现在很多制造工厂和建设单位招不到人。哪怕日工资提高到300多元,有点技术的日工资达到四五百,也没有年轻人来干。

而上一代人都已步入老年,人数日益减少,目前制造工厂和建筑工地,就是这些年老体弱的上一代人在顶着干,他们是中国社会的最后一批农民工。

再过几年,当他们干不动了,农民工也就绝迹了。

还好,现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逐年加强。

05.房子无人居住,空置率奇高

与生育率的逐渐下降相对应的是住房使用率。生育率降低,人口基数自然也会减少。

而过去房地产开发的火热与兴旺,恰好给这种下降的生育率和逐渐减少的人口基数形成了剪刀差——一边是需要住房的人口减少,另一边是房子越建越多。

加上前些年各地火热的炒房团,买了大量的房屋,不为居住,只为投资,还看到过一个人买几十套房子的新闻,这必将导致大量的房屋没有人居住,空置率奇高。

一边是房子空着没人住,一边是绞尽脑汁买不起房。

所以,精确遏制住房投机、坚持“房住不炒”、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势在必行!

06.手机依赖症严重,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单一

低头族越来越多,除了干正事之外,无论站着、坐着或躺着甚至走着,几乎都是看手机,看手机,看手机。

这成了人们业余生活与爱好的主流,也成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看到不少过马路看手机殒命的、走路上看手机掉坑里的,何其悲哀!

这种手机依赖症已成为了一种现代病,这种病发病迅猛,普遍严重,且无特效药可治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并不比新冠病毒轻,它损伤的是人的宝贵时间、眼睛、思维、阅历、身体甚至精神与思维.......

07.很多老年人没人看护,晚景凄凉

现在农村几乎看不到年轻人了,都在外求学、找工作、创业,并成家立业。

大多就是过年时回来看一下父母,而老人又不愿意去城里生活,不习惯(在城里带孙的老人,娃大后也都会回老家生活)。

这样,留守农村的老人随着年纪的增大,身体每况愈下,不仅干不了农活,连日常自理都越来越困难了。

大多家庭就是老头老太两个人,平时连买米买煤气都困难,一旦生病,几乎无人可依靠,附近邻居多的还好说,若是偏僻独居,叫人帮忙救命都难。

城里退休的老人还好点,有养老金,离医院也近。但无论城里还是农村,很多老人的晚景将会越来越凄凉,因为除了两个老骨头,身边再无亲人,只能靠老老相扶。

一旦有一个病重在床,另一个也坚持不了多久。“久病床前无孝子,久病床前也无贤妻,无良夫”。

倘若一个先走了,留下的另一个也就只能躺在床上等死——这就是现实。

所以,这里说的老年人的“养”,不仅仅是指钱粮上的供养(很多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留守老人不愿意向儿女开口要钱),主要是重病之后的照顾和医治。

儿女亲人都不在身边,光靠好邻居是不现实的。

对此,国家必须大力扶持和扩建发展城乡养老敬老机构,同时像国外那样倡导和组织爱心义工,建立“公益银行”,年轻义工的付出将作为老了后的福利存入“公益银行”,等自己老了,下一代义工接力照料,将他们存入的福利返还给本人,这样一代接一代地“爱心义工”下去,使做过义工的老人有人照顾,晚年不致于太凄惨,有尊严地离世。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振东制药·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潞宝集团·韩长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聚义实业·王殿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振兴小镇·牛扎根【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融德创世·郝金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