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___  冯南垣  河南省晋商会 

中西方创新管理思想发展的核心特征

   发布时间:2023-03-14 16:35     来源:企业管理出版社    作者:胡海波    浏览:699    
核心提示:理解创新思想发展,一是要明确其源点和节点,即找到每一时期重点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问题背景;二是要明确其研究脉络,即梳理不同时期主要研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及观点。01中西方创新管理思想的提出背景1. 西方创新管理思想的提出背景根据阶段差异,西方创新管理思想源于三个条件:创新核心概念的形成、强有力支持者的推动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晋商年会  全球晋商年度峰会

理解创新思想发展,一是要明确其“源点”和“节点”,即找到每一时期重点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问题背景;二是要明确其研究脉络,即梳理不同时期主要研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及观点。

01

中西方创新管理思想的提出背景 

1. 西方创新管理思想的提出背景

根据阶段差异,西方创新管理思想源于三个条件:创新核心概念的形成、强有力支持者的推动和新兴实践理论化需求的拉动。

萌芽阶段,作为创新研究的起点,熊彼特等人的突破性研究工作揭示了创新作为经济增长最终源泉的重要作用,并开创性地提出了创新的定义,但由于当时国家与企业对相关概念关注较少,创新理论体系也尚未形成,最初其理论并未得到重视。

产业创新阶段,政府作为知识资源的聚合主体推动创新管理思想的研究工作,表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军事和民用部门的政策制定者开始对研发和创新产生兴趣(法格伯格等,2012)。美国军方聚集了一批年轻有为的经济学家,从经济学角度开始对创新进行系统研究(Hughes A C 和 Hughes T P,2011)。

繁荣发展阶段,随着创新管理研究的逐步完善,西方创新管理研究开始走向繁荣,更为关注为创新管理实践做出合理的理论解释,以反向指导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实践。此类理论会根据实践发展持续修正,典型代表为颠覆式创新、反贫困创新等理论的提出与完善。

2. 中国创新管理思想的提出背景

改革开放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觉醒”,通过理论和制度的创新,释放了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潜力,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创新理论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 40 余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并从“追赶”逐渐走向“超越”。

中国独特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使西方创新理论研究不能完美地解释和指导中国企业的管理和创新实践,因此中国学者多从结合“中国特色”的创新实践出发,从事“中国情境”下的创新研究,从而为创新研究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其不仅有对西方先进管理科学的学习,还有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传承。

基于企业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逐渐完善,由此形成了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代表的发展理念。

反过来,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也增强了中国特色创新发展道路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创新管理理论。这也为我国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根据阶段差异,中国创新管理思想源于五个条件:国家发展需要、大众创新智慧、强有力支持者的推动、标杆企业指引和传统文化嵌入。

引进起步阶段,一方面,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国情。中国创新管理理论是中国学者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发展阶段而提出的,是适应时代和国情发展阶段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利用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的创新实践,特别是技术创新实践并不具备西方创新实践的技术基础,因此中国决定利用群众的智慧进行创新,通过大众创新的机制,鼓励各式各样的创新,从而不断拓展创新的边界与范围,由此,出现了一大批堪称行业标杆的创新性企业。

本土化阶段,强调政府政策的指导作用。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是典型的后发经济体,政府政策对激活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创新实践具有重要影响。尹西明等(2019)在研究中国原创创新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形成背景时发现,基于中国情境的创新政策、创新实践和创新理论呈现“三螺旋”式协同演进的特征。

自下而上的探索是市场经济环境中技术创新的主流创新模式,但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创新探索常常会遇到原有体制的限制,或者面临市场调节失灵和监管政策缺失的两难困局,由此,市场亟须国家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变革对市场上的创新行为予以引导。

再创新阶段,一方面,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近年来,我国重视发挥国有企业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等,从而实现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在核电、桥梁、航天、高铁等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傲人成绩。另一方面,传承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中国的创新管理理论是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与创新。

例如,协同创新、全面创新和整合式创新便是针对当前阶段的发展问题、侧重解决企业创新难题而提出的创新管理理论,这些理论都是在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统一、谋略制胜等思想应用于解决当前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实践过程中的结晶。

其中,整合式创新强调在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东西方创新哲学,赋能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新型区域建设和全球创新体系建设。

中西方创新管理思想的提出背景对比如表 1 所示。

表 1 中西方创新管理思想的提出背景对比

微信截图_20230314163719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02

中西方创新管理思想的研究脉络 

1. 西方创新管理思想研究脉络

从学科演变的视角看,创新研究起源于熊彼特的开创性工作,但其真正兴起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此后发展迅速,目前创新研究群体人数已超过数千人(Fagerberg 和 Verspagen,2009)。国外创新管理思想的发展沿革与代表性研究如表 2 所示(Fagerberg 等,2012)。

表 2 国外创新管理思想的发展沿革与代表性研究

微信截图_20230314163726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萌芽阶段,创新被定义,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现、解释创新特征,挖掘其与经济发展、学习模式、扩散方式的关系。

产业创新阶段,创新行为从微观走向宏观,研究焦点从企业层次的流程创新、产品创新转向宏观产业、国家层面的创新规律、创新系统等问题。

繁荣发展阶段,随着创新实践的兴起,学者为解释当前的创新现象,正式提出并进一步研究创新竞争理论、创新学习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并逐步提出了颠覆式创新、开放式创新等具有特殊适用情境的创新管理思想。

2. 中国创新管理思想研究脉络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之下,我国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拉大。为实现追赶与超越,1978 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由此,我国创新管理理论开始起步。

由于西方的创新管理思想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情境,中国特色的创新研究更强调立足于中国情境,从更系统、更全面的角度对西方创新管理思想进行了吸收、整合和发展,对创新管理思想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进行了基于中国情境的完善和改进。

针对中国创新发展的特殊现象和重点需求,全面创新管理、自主创新、技术赶超等原创性成果不断出现,形成了本土情境的特色理论。

整体而言,我国创新管理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引进起步阶段(1978—1992 年)、本土化阶段(1993—2011 年)和再创新阶段(2012 年至今)。

其中,在引进起步阶段,我国创新管理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主要集中在西方创新管理理论引进和消化吸收。在本土化阶段,我国创新管理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发展呈现实践化和国际化两个特点。在再创新阶段,我国创新管理研究迎来历史高峰阶段,其开始与新业态、新模式、新方法相结合。

近年来,中国创新管理研究主题不断拓展与聚焦,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方法不断优化,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者和丰富成果,在指导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理论支撑贡献。特别是在对创新管理思想进行本土化和再创新的过程中,国内创新管理领域涌现出了大量代表性理论。现将中国主要原创性创新范式进行梳理,如表 3 所示。

表 3 中国主要原创性创新范式梳理

微信截图_20230314163733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当前,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探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中国学者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创新管理理论体系,并快速提升了中国创新管理学派实现理论创新的速度和质量。

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中国企业集群式崛起,为中国创新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与驱动力,从而使中国创新管理理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产业与国家的高质量发展。

(1)创新管理研究主题的演化

庄芹芹和于潇宇(2019)通过对 1992 年至 2018 年 6 月国家社科基金数据库收录的创新管理类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创新管理研究主题演化呈现“由微观到系统、由单一向复杂、由面及点、由外引向内生”的规律性特征,具体表现在研究主题、创新模式和创新驱动力的变化上。

研究主题的变化体现在研究由关注微观个体转向宏观系统,呈现从企业、产业到创新系统的演化。具体来说,早期新管理类项目大多关注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强调通过企业内部的创新管理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随着国家经济、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创新问题逐渐凸显,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国家创新体系构建成为热点话题,由此中观层面的产业创新研究开始涌现。

创新模式的变化体现在研究创新的类型与模式上由单一线性创新转向集成创新、开放式创新等复杂系统创新,研究不断向纵深推进。具体来说,早期研究大多是对技术创新、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等单一创新类型的探讨,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应用与扩散,新兴技术带来的颠覆式创新、绿色技术创新等问题被广泛关注。

随着创新管理模式日益复杂,协同创新、创新生态、产学研合作等主题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创新驱动力的变化体现在研究由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再到参与全球竞争的创新,创新管理目标不断升级。早期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利用国外先进技术。随着自主创新发展路线的明确,创新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由此,自主创新、全面创新等主题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

(2)创新管理研究方法的演化

在引进起步阶段,国内创新管理研究以引进和介绍西方创新管理理论为主,少数学者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采用逻辑推演、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西方创新管理理论进行了本土化应用研究。

这一阶段,国内专门的学术期刊较少,缺乏独创性的理论研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西方创新管理理论、方法和实践不断引入,中国学者开始接触国际前沿创新知识,创新管理研究的活力被激发(李垣和魏泽龙,2019)。

在本土化阶段,国内学者普遍认识到创新管理研究数据匮乏,开始注重调查研究与数据积累(黄鲁成,2000)。学者们结合案例调研、问卷调查及基于问卷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陆续开展了诸多调查研究,以全面掌握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从而寻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创新管理对策。这一阶段应用的数理分析方法比较简单,但国内学者已经开始熟悉和掌握结构性语言。同时,随着国际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国内学者开始加强对外学术交流。

由此,国内创新管理研究方法开始与国际前沿研究方法接轨,数理分析等结构化研究方法开始普及,规范研究结合实证研究、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成为这一阶段创新管理主要的研究方法。此外,部分国内学者开始基于经验和现实观察提出假设,并利用中国企业或产业数据检验西方创新理论。

在再创新阶段,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本土情境的探索性研究,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管理研究方法。学者们主张采用探索性研究范式,总结和提炼中国企业的创新管理实践,再与西方创新管理理论进行比较,从实践中抽象和归纳原创性理论(林海芬和苏敬勤,2014)。这一阶段创新管理的研究方法以具有理论建构功能的探索性案例研究为主,辅以问卷统计方法。

此外,部分国内学者在我国丰富的创新政策和数据基础上,在政策文本和政策工具分析与量化、专利评价与专利引文分析及创新知识图谱等问题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面向现实问题的系统方法论。

但是,中国创新管理理论的发展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些中国特色的创新管理理论虽然根植于中国企业的创新实践,但理论的创新依然落后于实践的发展,缺少对实践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做出及时的预判和指导。

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快速推进,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大批企业和产业发展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难题,如华为等极具代表性的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也正在步入“无人区”,亟须理论创新加以引领和指导,以帮助国家和企业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

 
标签: 中西 创新管理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振东制药·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潞宝集团·韩长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聚义实业·王殿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振兴小镇·牛扎根【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融德创世·郝金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